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冢如山官路傍,老农指似是前王。
可怜烜赫当年计,牧笛樵歌付夕阳。
这首诗名为《马上(其三)》,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象交织的画面,通过孤冢与官路旁的对比,以及老农的指指点点,引出对过往辉煌与现实落寞的感慨。
首句“孤冢如山官路傍”,以“孤冢”比喻历史的遗迹,形象地描绘了它在官道边孤独矗立的景象,暗示着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接着,“老农指似是前王”,通过老农的指指点点,将读者的目光引向那座孤冢,仿佛在讲述着关于前朝帝王的故事,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历史感。
后两句“可怜烜赫当年计,牧笛樵歌付夕阳”,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计策的惋惜之情。“烜赫”一词,形容昔日的显赫与辉煌,与“牧笛樵歌”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代表了平凡而宁静的生活场景。随着夕阳的缓缓落下,昔日的辉煌被时间的长河轻轻抹去,只剩下牧童的笛声和樵夫的歌声在余晖中回响,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在自然与历史的交织中,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现实落寞之间巨大反差的深刻反思。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三伏流金石,端居若探汤。
古松摇落照,芒履促追凉。
天壤知谁似,形骸亦自忘。
何须北窗下,始解到羲皇。
湖边高节与谁邻,落落寒松往往皴。
就使衡门已尘土,不妨千古自阳春。
孤亭缥缈枕烟霞,面面江山不用赊。
何日乘风指星纪,与君携手逐飞鸦。
祗园寂寞耸高材,自有鸾凰接翅来。
回首壶觞散桃李,日斜风动使人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