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广东经略潘直阁席间分贶李济墨

灶煤不忌远,胶汁宁伤清。

永言李廷圭,墨法能尔精。

滴沥甚点漆,锱铢轻连城。

胡陈梁蒲张,俊出声铮铮。

敢与相颉颃,江西老潘衡。

李家飒以颓,中兴有云礽。

未空天下伎,已擅湖南声。

公重与物交,所厚墨客卿。

摩顶相许意,垂髫久要情。

信手暗摸索,心已权重轻。

乃言济妙处,而有祖典型。

端如坡借力,独为衡主盟。

笑捐数寸玉,增我双眼明。

呼童诏罗文,折简延陶泓。

来陪客卿游,欣然两相迎。

涓涓井花落,叆叆江烟生。

始坚苦莫揉,俄熟恬无争。

更请毛锥子,三益相友朋。

丙吉魏弱翁,姚崇宋广平。

刚柔各自禀,勋业交相成。

我无换鹅手,初不工草行。

仅能蚯蚓势,强学蝌蚪形。

暗投谩费璧,误点难成蝇。

不若旧主人,八法俱纵横。

敢持以回旋,笔头贮南溟。

题诗答公隙,草疏排奸萌。

闻健赋归田,投閒注遗经。

己重人诧之,济价日已增。

况不为济者,何当经品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对中国古代制墨大师李济墨的赞美之作。诗中首先赞扬了李济的制墨技艺高超,墨汁纯净,其品质如同胶汁般珍贵,且精细到滴水如漆,轻重得宜。诗人提到李济的名声出众,堪与江西老潘衡相提并论,甚至有超越之势。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潘直阁的感激之情,潘阁下赠送李济墨,如同摩顶赐予,深具诚意。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厚,如同孩童时期的约定。诗人通过使用墨宝,感受到其济世之妙和传统的传承,将其比作苏东坡借力,成为墨界领袖。

诗人自谦书法不佳,但通过李济墨的启发,有所提升,感叹墨的魅力能使人眼界开阔。他邀请朋友一同品墨,享受墨香四溢的雅集,环境宁静美好。最后,诗人表示李济的墨不仅在艺术上有所贡献,还体现在他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影响上,其价值日益增长。

整首诗以墨为媒介,赞美了李济的技艺、人品以及与潘直阁的深厚友谊,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墨文化的热爱和敬仰。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叶英州惠石山更托寻置绝品者

梅雨酣夜眠,槐风豁朝起。

应门绝传声,外有夸娥氏。

背负小峥嵘,云自西北至。

浣栉出问谁,乃拜公所馈。

太行王屋山,转徙到窗几。

冥茎根倒盘,混沌窍中启。

归墟孔道谺,神瀵留痕泚。

两生大丈夫,二老古君子。

识面喟无从,岂料不我彼。

一见三扣之,琤若相诺唯。

燕閒与之俱,庸洗吝与鄙。

相爱至忘形,相期至没齿。

山容若巽词,犹有胜于己。

潇洒旧主人,雅惟无所嗜。

陨星拾宋都,浮磬收泗水。

尺寸靡不珍,要作补天计。

适分上帝符,来守真阳垒。

山使听指挥,石侯具供拟。

三间敞铃斋,四壁罗玉峙。

况才下车初,贡者来未已。

新传渤海东,五山失其二。

神牛驱六丁,挟送函丈里。

风骨天下奇,非直我辈比。

闻之喜欲狂,怅莫立自致。

千金岂容悭,再渎那得忌。

岱舆第一峰,割爱良不易。

员峤盖次之,何当便分似。

形式: 古风

谢邱行之

剥啄屦声寒,夫谁闯我关。

芝开眉宇紫,豹露管中斑。

客有志钻孔,得无人俦颜。

倘馀化砂法,其敢为君悭。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谢新淦令徐信甫至赣相过

永嘉之重自晋始,积至本朝始多士。

大科异等固其常,文章道德相角掎。

淳熙癸卯徐令君,相逢欲执弟子礼。

聊将舌本吐寸玑,辄自脚跟参万里。

藏中触处随光明,言下从谁得原委。

国子博士陈先生,初受皮肤终骨髓。

孤篷今转大江西,猛象欲踏黄河底。

但恐黄河深更深,水浮太空空浮水。

裹粮学道仆马疲,归家落照在帘里。

自有馀师更求师,棒头打出乃其理。

况人胸中各法门,陈君韩子吾柳子。

虽有心印不敢传,恐君呵佛骂祖尔。

形式: 古风

赋马漕桂岩

岱舆山峨东海头,招摇山峨西海陬。

两山相望几万里,月桂满巅花长秋。

罗浮山峨南海岸,道取东西盖其半。

衔种非资化鹤功,谁其有力移此粲。

广东使者富民侯,函丈虽褊馀清幽。

眼前开辟一混沌,墙角峥嵘小罗浮。

侯睨罗浮吞八九,摩挲缩地挟山手。

雷霆骤下震以惊,赑屃争前负而走。

罗浮故与蓬莱连,蓬莱新与罗浮迁。

琼瑶古木叶覆地,玗珠老树枝参天。

花环实娜涵沆瀣,天上那知在鳌背。

炎州寖作广寒宫,鲍肆薰为香积界。

元戎大字蟠蛟虬,扁椠为侯揭殊尤。

一丽山氏一苍颉,幸自同与造化游,何当同与造物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