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使君以太公登太山

何言紫气满昆崙,须信中原五岳尊。

南极一星朝日观,东方千骑拥天门。

舞衣重染云霞色,探箧深衔雨露恩。

试向丈人峰上望,徂徕新甫拱儿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魏使君以太公登太山》。诗中描绘了魏使君登临泰山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泰山的崇高与威严,以及魏使君在这一神圣之地所感受到的荣耀与恩泽。

首句“何言紫气满昆仑,须信中原五岳尊”,以“紫气”象征祥瑞之气,将泰山与昆仑并提,强调了泰山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地位。接下来,“南极一星朝日观,东方千骑拥天门”两句,运用天文地理的意象,描绘出泰山作为天地交汇之处的壮观景象,同时隐喻魏使君如同日出东方,拥有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舞衣重染云霞色,探箧深衔雨露恩”则通过服饰和宝物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魏使君在泰山之巅所获得的荣耀与恩赐,仿佛他身披云霞,手握雨露,充满了神灵的眷顾与祝福。

最后,“试向丈人峰上望,徂徕新甫拱儿孙”两句,以“丈人峰”象征魏使君的尊贵身份,而“徂徕新甫拱儿孙”则以群山环绕的形象,寓意魏使君如同泰山一样,不仅自身巍峨,更能庇护和滋养后辈,展现出一种伟大的父爱与领导者的胸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泰山的赞美和魏使君形象的刻画,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寓意,表达了对伟人风范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病苏忆王徐二子

伏枕高楼白日徂,梦回春色杳相扶。

风流转觉中原尽,海岳惊看我辈孤。

寒雪千山双鬓老,浮云万里尺书无。

也知俱壮观涛兴,只是漂零不可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荅赠庐陵刘山人

西来献策蓟门深,栖泊王家玉树林。

说剑夜高湖海气,鸣琴秋入薜萝心。

别时春色长相似,归去浮云不可寻。

萍梗愧君能记忆,十年遥寄白驹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荅寄余德甫

当年草奏柏梁台,此日漂零浊酒杯。

伏枕春阴三楚合,拂衣秋色大江回。

含冤夜识双龙气,作赋时推二马才。

极目中原诸子尽,豫章城里一书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薛氏瑞室自衡州使君以来不罹火事者二度君子美之但为题止宜记颂然不可无律体乃先难以属和者一首

赤堇山火照城东,郭外巍然太守宫。

旧俗龙蛇元自厌,比邻燕雀竟相蒙。

独飞蜀郡尚书雨,再反江陵大尹风。

四壁遗经亡恙在,诸孙往往见文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