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八首(其十三)

一著机先用得亲,可怜穷子眼无筋。

须知八法论书处,前箭犹轻后箭深。

形式: 偈颂

翻译

一旦掌握了关键方法,就显得非常亲近实用。
可怜那些贫穷的孩子,目光短浅,无法理解。

注释

一著:关键一步。
机先:先机或关键方法。
用得亲:非常实用。
可怜:令人同情。
穷子:贫穷的孩子。
眼无筋:目光短浅,缺乏洞察力。
须知:必须知道。
八法:书法中的八种基本笔法。
论书处:讨论书法的地方。
前箭:前面的笔画。
犹轻:相对较轻。
后箭深:后面的笔画更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一的作品,名为《颂古十八首》中的第十三首。诗的内容主要围绕书法艺术展开,强调了创作时的用心和技巧。"一著机先用得亲",意指在书法创作中,首先要把握住关键,即起笔时就要用心,使每一笔都紧密相连,如同亲人般亲密无间。"可怜穷子眼无筋",则以穷子比喻缺乏经验或技艺的新手,暗示书法需要眼力和手腕的灵活运用,否则就像眼睛没有力度,无法深入纸面。

"须知八法论书处",这里的“八法”是指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法则,诗人提醒读者要熟知并熟练运用这些基本技巧。"前箭犹轻后箭深",形象地描绘了书法运笔的过程,开始的笔触可能较为轻盈,但随着逐渐深入,笔力应逐渐加重,形成前后层次分明的效果。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教于乐,通过书法艺术的比喻,教导人们在任何技艺上都需要精心练习,逐步提升,才能达到深厚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5)

释师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十八首(其十一)

拶透机先子欲酬,迅雷楫下汗如流。

踏翻船子水悠悠,直入千峰不转头。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十八首(其七)

孰云意在钁头边,一击圆通彻大千。

大笑低头归去后,饥餐且莫与人传。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十八首(其六)

不是幡兮不是风,轩辕宝鉴出怀中。

森罗万象难逃影,恋窟狐狸失却踪。

形式: 偈颂

颂古十八首(其四)

壁间书偈言无物,腰石当知力有馀。

莫道懒翁无伎俩,糠中舂出走盘珠。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