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杪登苏台

独上高台小凭阑,荒城寂历水云宽。

连天芳草雨初霁,满地落花春又残。

白发不生还亦老,青山无事且须看。

吴王伯业消磨尽,江鸟呼风野树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善住的《春杪登苏台》描绘了一幅春末时节登高远眺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感慨与对历史的追思。

首句“独上高台小凭阑”,开篇即点明了独自登台的情境,一个“独”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冷。接着,“荒城寂历水云宽”,荒凉的城池在广阔的水云间显得更加渺小,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诗人站在高处,望向远方,眼中所见是连天的芳草在雨后初晴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然而满地的落花却暗示着春天即将逝去,万物皆有盛衰之理。

“白发不生还亦老,青山无事且须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易老的感慨。即使没有白发生长,岁月依旧催人老去;面对青山绿水,诗人选择暂时放下忧虑,以欣赏自然之美来慰藉心灵。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吴王霸业消磨尽,江鸟呼风野树寒”,诗人将思绪转向历史,感叹昔日吴王的霸业已成过眼云烟,只剩下江边的飞鸟在风中哀鸣,野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不仅是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也是对个人命运无常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间无情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

收录诗词(119)

善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 字:无住
  • 号:云屋

相关古诗词

舟次盘门过无得院

篷窗兀坐听鸣蝉,满目阴云欲雨天。

山隔坏城悬落日,树连荒驿带苍烟。

临流石马何年墓?种竹人家有钓船。

至老相寻能几度,更挥青盖访林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日本僧

鲸波渺渺接遥空,今古由来一苇通。

斗柄夜悬常办北,日轮朝涌始知东。

车书既混文无异,爵服才分语不同。

乡路眼中应已熟,好携包笠扣玄宗。

形式: 七言律诗

送日上人还吴淞

秋云秋水两悠悠,白首何堪动别愁。

代岭月明寒雁过,楚江木落晚禾收。

夫差既赐申胥剑,勾践难回范蠡舟。

今古兴亡无限事,愿因归路问沙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人还山

茅茨抛在翠微间,即栗横肩又独还。

松树别来巢鹤大,铜瓶归去蛰龙閒。

西风黄叶埋寒径,落日青猿叫乱山。

后夜月明谁是伴,枕前飞瀑响潺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