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还山

茅茨抛在翠微间,即栗横肩又独还。

松树别来巢鹤大,铜瓶归去蛰龙閒。

西风黄叶埋寒径,落日青猿叫乱山。

后夜月明谁是伴,枕前飞瀑响潺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善住的《送人还山》诗,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回归山林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茅茨抛在翠微间,即栗横肩又独还”,开篇即以“茅茨”点出友人居住的简朴山居,而“翠微间”则渲染出山林的幽静与生机,通过“即栗横肩”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友人回归山林时的轻松自在,同时也暗示了他与自然的深厚情感联系。

颔联“松树别来巢鹤大,铜瓶归去蛰龙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松树象征着长久的生命力和高洁的品格,巢鹤则寓意着自由与宁静的生活状态。铜瓶与蛰龙的归来,既是对友人回归山林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之美的颂扬,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颈联“西风黄叶埋寒径,落日青猿叫乱山”,通过秋日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西风、黄叶、寒径、落日、青猿、乱山,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不仅描绘了季节更迭的自然景观,也暗含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

尾联“后夜月明谁是伴,枕前飞瀑响潺潺”,将思绪引向夜晚,月光下的山林显得更加神秘而宁静。友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独处,似乎只有飞瀑的潺潺声为伴,既表达了对友人孤独的关切,也寄托了对友情持久不变的期待。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蕴含了深沉的情感和哲思,展现出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19)

善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 字:无住
  • 号:云屋

相关古诗词

送人入杭寻弟及谒山村先生

之子难忘骨肉情,远寻仲弟入杭城。

好山半乡舟中看,佳句多于枕上成。

驿路牛羊归暮色,江桥鼓角动秋声。

端淳耆旧今无几,为问湖边老净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与无照暮出西郊

阊阖城边烟草昏,自携禅侣过孤村。

阴云垂地鸟归树,寒色满空人闭门。

山径雨馀留虎迹,野塘秋尽露潮痕。

一声牧笛前峰起,回首残阳欲断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过石湖

十月吴皋霜露零,田家收稻满柴扃。

湖中浪拥银花白,天末山横螺髻青。

寒色乱鸦飞笠泽,夕阳衰柳并旗亭。

何时觅得清游伴,更买扁舟过洞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登报恩寺阁

高阁閒登四望宽,青山极目倚云端。

水村漠漠连天远,垄树沈沈带雨寒。

罢马嘶风春草遍,倦鸦归堞夕阳残。

岂知大道平如掌,今古人间行路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