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九日衙散回留大将及幕属饮清心堂观晚菊分韵得噪暮字

甲光射曾云,雨脚不敢到。

西山明古雪,秋日一竿照。

先偏井络密,后拒参旗掉。

分弓滴博平,鸣剑伊吾小。

君看天山箭,狐兔何足了。

开边吾岂敢,自治有馀巧。

归来翠帷卷,聊共黄花笑。

虽无落帽风,亦复接䍦倒。

馀閒校笔阵,刻烛龙蛇埽。

毛锥乃更勇,我亦鼓旗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描绘了秋天雨后的景象以及观菊宴饮的场景。首句“甲光射曾云,雨脚不敢到”展现了边塞军营的威严,即使雨势再大,也被甲胄之光所震慑。接着,“西山明古雪,秋日一竿照”描绘了西山积雪在秋阳下显得格外明亮,为画面增添了静谧而壮丽的色彩。

诗人通过“先偏井络密,后拒参旗掉”描述了菊花的繁茂和姿态各异,井络密集,参旗摇曳,富有动态感。接下来,他以“分弓滴博平,鸣剑伊吾小”比喻饮酒的豪情,仿佛在战场上射箭一般,气氛热烈。

“天山箭”暗指边疆的战斗,诗人表示对边防的关注,但强调自己并非好战,而是为了国家安宁。“归来翠帷卷,聊共黄花笑”则表达了与僚属共赏菊花的闲适与欢乐,与前文的战争氛围形成对比。

尾联“虽无落帽风,亦复接䍦倒”借用典故,表达饮酒尽兴,即使没有像东晋孟嘉那样的风雅之事,也足以尽欢。最后,诗人以“余閒校笔阵,刻烛龙蛇埽”表达在闲暇之余,仍能挥毫泼墨,书法技艺高超,结尾处的“毛锥乃更勇,我亦鼓旗噪”则再次渲染出豪放的饮酒气氛,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九月三日宿胥口始闻雁

故人久不见,乍见杂悲喜。

新雁如故人,一声惊我起。

把酒不能觞,送目问行李。

曾云行路难,空濛千万里。

塞北多关山,江南渺云水。

风高吹汝瘦,旅伴今馀几。

斜行不少驻,灭没苍烟里。

羁游吾亦倦,客程殊未已。

扁舟费年华,短缆系沙尾。

物生各有役,冥心听行止。

江郊匝地熟,场圃平如砥。

归期且忽念,共饱丰年米。

形式: 古风

人鲊瓮

怀沙祠下铁色矶,中流束湍张祸机。

与赍俱入彼可吊,乘流而下吾亦危。

江河难犯一至此,天地好生安取斯。

朝歌胜母古尚讳,我其覆醢航秭归。

形式: 七言律诗

入分宜

新喻渡无桥,分宜桥有栏。

孰欤两徼吏,贤否已判然。

堂上著威信,四郊如目前。

入国政可知,兹焉略窥观。

形式: 古风

八场平闻猿

清猿泠泠鸣玉箫,三声两声高树梢。

子母联拳传枝去,忽作哀厉长鸣号。

天寒林深山石恶,行人举头双泪阁。

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肠断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