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李群玉

群玉诗名冠李唐,投诗换得校书郎。

吟魂醉魄知何处,空有幽兰隔岸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群玉诗名在唐朝独占鳌头,
通过献诗换取了校书郎的职位。

注释

群玉:形容诗才出众,如同美玉般珍贵。
李唐:唐朝的别称,这里指代唐代。
投诗:献诗,投献自己的诗歌。
校书郎:古代官职,负责校勘书籍。
吟魂醉魄:形容诗人沉浸在创作和情感中。
何处:哪里,不知所踪。
空:空荡,只有。
幽兰:兰花,象征高洁的品格。
隔岸:对岸,这里可能比喻距离遥远或意境上的隔阂。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周朴的作品,名为《吊李群玉》。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群玉诗名冠李唐”,这里“群玉”指的是李白和杜甫,他们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诗人,“冠”字意味着他们在诗歌方面的成就超群,站在了那个时代的顶峰。周朴以此表达自己对这两位诗人的敬仰之情。

“投诗换得校书郎”,这一句则流露出作者个人的经历或心声。在古代,通过诗赋来获取功名乃至官职是常见的事情,“投诗”意味着用诗作交流的方式去获得某种回报,而“换得校书郎”则说明周朴可能因为其才华而得到一个与文学有关的职位——校书郎,负责校正书籍。

接下来的两句:“吟魂醉魄知何处,空有幽兰隔岸香。”这里,诗人借物抒情,用“吟魂”和“醉魄”来形容自己阅读诗歌时的忘我境界。"吟魂"指的是专心致志地吟诵诗歌,到达一种灵魂出窍的状态;"醉魄"则是形容读诗入迷,如同醉酒一般无法自拔。这两词组合在一起,表明周朴阅读诗歌时的心神俱忘,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而“空有幽兰隔岸香”这句,则是在描绘一种美丽的情景。"幽兰"指的是生长在隐蔽之处的兰花,这里象征着高洁和清幽;"隔岸香"则是说这种幽兰的香气,甚至能穿越空间,从远处传来,但却无法触摸。这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也隐喻了诗人对那些无法企及的事物或情感的深刻怀念和向往。

通过这四句,我们能够感受到周朴对先行者的崇敬之心,以及他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与寄托。

收录诗词(53)

周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太朴。【《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 字:见素
  • 籍贯:福州长乐
  • 生卒年:?—878

相关古诗词

咏猿

生在巫山更向西,不知何事到巴溪。

中宵为忆秋云伴,遥隔朱门向月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塞上

受降城必破,回落陇头移。

蕃道北海北,谋生今始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塞上曲

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

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