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伯氏示儿侄

屋僻唯宜静,栊疏巧受寒。

衾光宵献白,炉火昼无丹。

潦倒投僧梵,依稀似宰官。

一钱不停蓄,却喜布囊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屋僻唯宜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环境的向往,"栊疏巧受寒"则是这种宁静中带来的清冷感受。"衾光宵献白"写的是夜晚被褥散发出的白色光泽,这里的"衾光"可能指月光或星光映照在被子上,显示了夜晚的清冷和宁静。"炉火昼无丹"则是说白天时炉火不烧,因此没有烟囱中冒出的黑烟,这里用"丹"字有可能是形容词,用来修饰火的红色,也强调了一种干净与纯洁。

接下来的"潦倒投僧梵,依稀似宰官"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尊崇和向往,"潦倒"指雨水倾盆而下,这里的意象可能是寺庙中的雨景;"投僧梵"则是在这种环境中寻找心灵的寄托。"依稀似宰官"可能是在说这种生活状态虽然清贫,但内心却有着类似于高官那样从容不迫的自在。

最后两句"一钱不停蓄,卻喜布囊宽"则表现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然态度。"一钱不停蓄"意味着没有存蓄,也无需为积累财富而劳心;"却喜布囊宽"则是即便是在清贫中,依旧能感受到内心的宽裕和满足。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宁静生活环境、自然景象及佛教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伯氏别元老赠行

相见还如相别时,杖头明月旧相随。

五亭溪下西风静,六合沙边夏日曦。

洗钵又辞香积饭,传衣仍是雪山儿。

要须桑下无三宿,不为淮南塞草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伯氏韵赠王元明元明旧亲予叔行也今死于贼矣(其二)

野树霏烟不傍城,还知高士欲逃名。

倦投芒屩春随处,笑起孤帆潮又生。

曾宿客来门不掩,无心人住鸟忘情。

郊原盛事知多少,出郭当朝共眼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伯氏韵赠王元明元明旧亲予叔行也今死于贼矣(其一)

十分佳处限长淮,人在空明静□猜。

水北结茅真好去,袖中漫刺为谁来。

因嗟翳日尘凝榭,更吊沈枪卧绿苔。

多少平岗绕淮路,分明逐处是池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吴朝议(其二)

自是天公亦厌艰,十年战士好休闲。

胡儿弓射燕陲月,汉将心驰海上山。

庆事频闻输帝府,好音传落到人间。

丈人自是朝廷旧,早趁鹓鸾入近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