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酬周启明贤良见寄

治世谁能吊屈平,且披湘帙散幽经。

春阳尽吐芊芊草,霄极长垂两两星。

半壁烟岚图太华,一筇风雪访支硎。

雅吟为惠将何比,明月珊瑚海气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在太平盛世,谁还会悼念屈原这样的人呢,暂且翻开湘江边的古籍,散读那些深沉的经文。
春天阳光下,茂盛的草木尽情生长,夜空中长长的两颗星星像是并肩而立。
半山腰的雾气如同华山的画卷,我手持竹杖,冒着风雪探访险峻的支硎山。
高尚的诗篇如同赠予的恩惠,难以用什么来比拟,只有那明亮的月光下的珊瑚海,带着咸腥的气息。

注释

治世:太平盛世。
屈平:屈原,古代楚国诗人。
湘帙:湘江边的古籍。
幽经:深沉的经文。
芊芊草:茂盛的草木。
霄极:夜空的最高处。
太华:华山。
筇:竹杖。
支硎:险峻的山峰。
雅吟:高尚的诗篇。
珊瑚海:比喻明亮的月光下的海洋。
腥:咸腥的气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和酬周启明贤良见寄》。诗中,诗人以屈原为典,表达了对治世中无人理解贤良之士的感慨。他借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屈平虽不得志但仍散发出才华,如同春阳下的芊芊草。接着,诗人描绘了高远星空中的双星,暗示贤良者的孤独与坚守。他游历名山大川,如华山和支硎,寓言自己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最后,诗人以“雅吟为惠”表达对友人周启明的敬意,将其诗歌比喻为明月下的珊瑚,虽然清冷,却充满深沉的文化气息。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才际遇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和酬泉南陈贤良见赠

湛卢生涩鞘秋尘,方册谁谈礼乐因。

两地贵游无旧识,五天清会有高人。

泉关茶井当犹惜,火养丹炉看独频。

扬袂公车莫相调,浮名应未似身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孤山后写望

水墨屏风状总非,作诗除是谢玄晖。

溪桥袅袅穿黄叶,樵斧丁丁斫翠微。

返照未沉僧独往,长烟如淡鸟横飞。

南峰有客锄园罢,闲倚篱门忘却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孤山寺

云峰水树南朝寺,祇隔丛篁作并邻。

破殿静披齑臼古,斋房闲试酪奴春。

白公睡阁幽如画,张祜诗牌妙入神。

乘兴醉来拖木突,翠苔苍藓石磷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