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常熟谒言子墓

郁郁佳城枕大冈,颜曾而外见文章。

西河并世同传教,南国千秋此破荒。

偶试弦歌偕宓子,若论豪杰过陈良。

一抔土在虞山麓,禹穴姚墟共久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俞樾所作的《至常熟谒言子墓》,通过“郁郁佳城”、“大冈”等词描绘了言子墓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首联“郁郁佳城枕大冈,颜曾而外见文章”,以“郁郁佳城”形容墓地的庄严,与“大冈”相映衬,展现出墓地的宏伟与静谧。接着,“颜曾而外见文章”则借用了孔子和颜回的典故,暗示言子作为儒家学者的崇高地位。

颔联“西河并世同传教,南国千秋此破荒”,进一步赞扬言子在学术上的贡献,他与西河地区的学者共同传播教义,为南方地区在文化教育上开辟了先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颈联“偶试弦歌偕宓子,若论豪杰过陈良”,提到言子与宓子、陈良等人的交往,强调了言子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与杰出人物的交流,同时也表达了对言子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

尾联“一抔土在虞山麓,禹穴姚墟共久长”,以“一抔土”象征言子的墓葬,将其置于虞山之麓,与古代圣贤的遗迹如禹穴、姚墟并列,寓意言子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影响将与历史长存,与自然界的神圣之地一同被后人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言子墓地环境的描绘以及对言子生平事迹的赞颂,表达了对这位儒家学者的崇高敬意,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视。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挽翁同和

黄扉归去白云身,翰墨流传自有神。

千秋是非君莫问,即论八法亦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画蟹

说是潭塘金爪蟹,邻翁分送到吾家。

今朝好过黄花节,只少一壶酒未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红豆村庄怀古(其一)

尚书台榭溯遗踪,红豆生成旭日浓。

八帙开筵舞杨柳,一江别业托芙蓉。

那堪南国添离恨,若对东皋抱愧容。

手植相思多少树,岁寒不及后凋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红豆村庄怀古(其二)

荒庄犹说看花频,子结红苞粒粒珍。

世阅沧桑亡国泪,村留乔木故家春。

文章一代推宗伯,名节千秋让美人。

拂水至今同逝水,耦耕凭吊劫灰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