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四)题晋臣真得归、方是闲二堂

十里深窈窕,万瓦碧参差。

青山屋上,流水屋下绿横溪。

真得归来笑语,方是闲中风月,剩费酒边诗。

点检歌舞了,琴罢更围棋。王家竹,陶家柳,谢家池。

知君勋业未了,不是枕流时。

莫向痴儿说梦,且作山人索价,颇怪鹤书迟。

一事定嗔我,已办北山移。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翻译

长十里路幽深曲折,千万间房屋错落有致。
青翠山峦映衬屋顶,屋下溪水潺潺,绿意环绕。
只有真正归隐,笑声与闲谈才配得上这山水风月,美酒佳诗相伴。
歌舞结束,弹琴过后又对弈,王家竹林、陶家柳树、谢家池塘。
我知道你的功业还未完成,现在还不是隐退江湖的时候。
别向不懂的人述说梦想,暂且以山人自居,对友人迟到的书信感到奇怪。
你必定会责怪我,我已经准备好将北山搬来。

注释

十里:长十里的路程。
窈窕:幽深曲折。
万瓦:千万间房屋。
碧参差:错落有致的绿色屋顶。
归来:归隐。
笑语:欢笑交谈。
闲中风月:闲暇时光中的山水风月。
剩费:剩下花费。
点检:结束。
围棋:下围棋。
勋业:功绩。
枕流:隐居江湖。
痴儿:不解事的人。
山人:隐士。
鹤书:友人的书信。
嗔:责怪。
办:准备。
北山移:将北山搬来。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其四》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他以豪放派见长,此诗却展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开篇“十里深窈窕,万瓦碧参差”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宏大的乡村画卷,十里长街深远,房屋错落有致,青翠的山峦与碧瓦相映成趣。

“青山屋上,流水屋下绿横溪”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优美,山水环绕,溪流潺潺,生活气息浓厚。接下来,“真得归来笑语,方是闲中风月,剩费酒边诗”表达了词人对归隐生活的赞美,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真正体验到闲适与诗意的生活。

“点检歌舞了,琴罢更围棋”描绘了日常的娱乐活动,既有音乐,又有棋艺,充满了乐趣。然而,词人并未完全忘却世事,他知道友人功业未竟,“知君勋业未了,不是枕流时”,暗示友人应继续追求事业。

“莫向痴儿说梦,且作山人索价,颇怪鹤书迟”劝诫友人不必急于归隐,可以适当享受田园生活,但也要保持清醒,不被田园之乐所迷惑。最后,“一事定嗔我,已办北山移”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友人可能会因他的建议而责怪他,但他已经准备好一同移居北山,共享这份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赞美了田园风光,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体现了辛弃疾词作的多面性。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九)寿韩南涧七十

上古八千岁,才是一春秋。

不应此日,刚把七十寿君侯。

看取垂天云翼,九万里风在下,与造物同游。

君欲计岁月,当试问庄周。醉淋浪,歌窈窕,舞温柔。

从今杖屦南涧,白日为君留。

闻道钧天帝所,频上玉卮春酒,冠佩拥龙楼。

快上星辰去,名姓动金瓯。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五)

文字觑天巧,亭榭定风流。

平生丘壑,岁晚也作稻粱谋。

五亩园中秀野,一水田将绿绕,䆉稏不胜秋。

饭饱对花竹,可是便忘忧。吾老矣,探禹穴,欠东游。

君家风月几许,白鸟去悠悠。

插架牙签万轴,射虎南山一骑,容我揽须不。

更欲劝君酒,百尺卧高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八)和郑舜举蔗庵韵

万事到白发,日月几西东。

羊肠九折歧路,老我惯经从。

竹树前溪风月,鸡酒东家父老,一笑偶相逢。

此乐竟谁觉,天外有冥鸿。味平生,公与我,定无同。

玉堂金马,自有佳处著诗翁。

好锁云烟窗户,怕入丹青图画,飞去了无踪。

此语更痴绝,真有虎头风。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总领王、赵守置酒南楼,席上留别

折尽武昌柳,挂席上潇湘。

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

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鬓成霜。

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序兰亭,歌赤壁,绣衣香。

使君千骑鼓吹,风采汉侯王。

莫把骊驹频唱,可惜南楼佳处,风月已凄凉。

在家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