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八)和郑舜举蔗庵韵

万事到白发,日月几西东。

羊肠九折歧路,老我惯经从。

竹树前溪风月,鸡酒东家父老,一笑偶相逢。

此乐竟谁觉,天外有冥鸿。味平生,公与我,定无同。

玉堂金马,自有佳处著诗翁。

好锁云烟窗户,怕入丹青图画,飞去了无踪。

此语更痴绝,真有虎头风。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翻译

一生忙碌直到白发苍苍,日月交替不知已往何方。
如同羊肠小道曲折多歧,这样的道路我早已习惯踏遍。
竹林溪边清风明月,东邻父老举杯对鸡,偶尔相遇笑谈人生。
这快乐又有谁能察觉?只在天边有孤鸿翱翔。品味一生,你我之间,定然心境不同。
富贵荣华之地,自有诗翁挥毫泼墨的地方。
愿将美景锁于窗棂,不愿入画被人描绘,唯恐美景飞逝无痕。
此言更是痴绝,仿佛有虎头山的风骨。

注释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
西东:形容日月运行的方向,象征时光流逝。
羊肠九折:形容道路曲折复杂。
惯经从:经常经历这样的情况。
风月:指自然景色中的风和月。
父老:对老年人的尊称。
冥鸿:高飞的孤雁,象征孤独或超脱。
味平生:回味一生的经历。
玉堂金马:形容显赫的地位或富贵生活。
云烟窗户:如梦如幻的美景。
虎头风:形容人有豪迈、刚毅的气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其八》和郑舜举蔗庵韵之作。诗人以白发、日月流转起笔,感叹岁月匆匆,人生经历如羊肠小道般曲折多变,而他早已习惯这种风雨兼程。接着,他描绘了在前溪竹林、风月之下,与乡邻父老把酒言欢的田园乐趣,这种简单的快乐只有他们自己能体会,仿佛天边飞翔的鸿雁一般超脱尘世。

诗人进一步抒发感慨,认为自己与朋友郑舜举的人生品味不同,他更愿意在宁静的居所中享受自然,不愿被画入他人眼中的繁华图景,因为这样的生活自由自在,如同老虎头上的风,豪放不羁。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以及对朋友独特生活方式的理解和欣赏。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三)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总领王、赵守置酒南楼,席上留别

折尽武昌柳,挂席上潇湘。

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

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鬓成霜。

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序兰亭,歌赤壁,绣衣香。

使君千骑鼓吹,风采汉侯王。

莫把骊驹频唱,可惜南楼佳处,风月已凄凉。

在家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水调歌头

相公倦台鼎,要伴赤松游。

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

试问东山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谢公不。

孺子宅边水,云影自悠悠。占古语,方人也,正黑头。

穹龟突兀千丈,石打玉溪流。

金印沙堤时节,画栋珠帘云雨,一醉早归休。

贱子亲再拜,西北有神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

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

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

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

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

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

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