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笔头风月无多子,尽是前人追琢馀。
岂有声名到温李,仅能楚些属三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名为《许子遇示二绝句见索乱道因次韵奉酬(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自谦与对前人文学成就的尊崇。
“笔头风月无多子,尽是前人追琢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质疑和谦逊,同时也承认了前人在文学上的巨大贡献。这里的“笔头风月”暗指文词的雅致和情感的流露,而“无多子”则是说自己的才能并不丰富。“尽是前人追琢馀”强调了诗人对前人文化遗产的尊重,认为自己只是在延续和发扬光大。
“岂有声名到温李,仅能楚些属三闾。”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文学成就持保留态度。这里提到的“温李”指的是唐代著名的文人温庭筠和李商隐,他们都是诗歌技巧高超、擅长七言绝句的诗人。而“仅能楚些属三闾”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低估,认为自己的作品仅仅能与古代的一些小诗相提并论。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谦,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前人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上的严谨态度,以及他们对于个人才华的审视与自我要求。
不详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苦吟正在郊寒处,露草秋虫亦共悲。
过我聊当煮彭越,不须苦觅外孙词。
扶病寻君君未归,添香应惹踏门衣。
东风未破桃花萼,雪压馀英蝶乱飞。
宾头应供未还家,聊借僧窗自点茶。
此意不须相见说,已知秋色付蘋花。
参军身外秖图书,独与吴江分不疏。
归去他年当辟谷,懒随波浪觅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