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宗密的作品,名为《座右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劝诫自我、警醒世人的诗歌。诗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深刻的哲理和对生命、时间与修养的独到见解。
"寅起可办事,省语终寈尤。身安勤戒定,事简疏交游。"
这里强调了早晨醒来就要着手处理事情,不宜多言且应保持简约。身体舒适时要勤于修养心性,并以简洁的方式与人交往。
"他非不足辨,己过当自修。百岁既有限,世事何时休。"
这几句诗指出对别人的错误不必过分论断,而应着眼点在自己的错误上加以改正。同时提醒我们,人生苦短,一切世事终将有个尽头。
"落发堕僧数,应须侔上流。胡为逐世变,志虑尚嚣浮。"
诗中进一步指出,年华易逝,应追随上善之流,不应随波逐流地跟随世事的变化,内心的忧虑与思绪也不应过于紊乱。
"四恩重山岳,锱铢未能酬。蚩蚩居大厦,汲汲将焉求。"
此处提及对父母之恩如同重若山岳,但即便是微薄的回报也难以完全偿还。而人的欲望则像居住在宏伟建筑中一样无止境地追求。
"死生在呼吸,起灭若浮沤。无令方服下,番作阿鼻由。"
最后几句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面对死亡和生存时的心态应如同服药一样平和,不应有过多的忧虑和苦恼。
总体而言,这首《座右铭》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自我修养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