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闲居

何以娱水日,对景常忘言。

栖迟讵非计,造物与我闲。

碧草长庭除,珍禽息树间。

微风生秋意,雨气在远山。

良友欣然来,小酌俱陶然。

柴门月色里,相送溪桥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闲居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傍晚的自然风光和与朋友相聚的温馨画面。

首先,“何以娱水日,对景常忘言。”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面对自然美景,无需言语,心灵已得到了满足和愉悦。这种忘言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平和。

接着,“栖迟讵非计,造物与我闲。”诗人自问是否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答案似乎已经显而易见——与自然和谐共处,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安排。这里蕴含着对生活的深思熟虑和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碧草长庭除,珍禽息树间。”绿草覆盖的庭院,珍稀的鸟儿在树间休息,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共生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

“微风生秋意,雨气在远山。”微风吹过,带来了秋天的气息,远处山间的雨气则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良友欣然来,小酌俱陶然。”朋友的到来,使得原本就宁静的时光更加温馨。小酌之间,彼此的心灵得到了交流和共鸣,共同沉浸在陶醉的氛围中。这不仅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简单生活快乐的追求。

最后,“柴门月色里,相送溪桥边。”在月光下,诗人与朋友一同走出,直到溪桥边才依依不舍地告别。这一幕既浪漫又充满诗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傍晚自然景色和与朋友相聚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0)

秦道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月坡初成

湖干月无际,月坡先得之。

山人倚杖间,坡上月到时。

逝者不可留,明月常如兹。

田夫荷锄归,渔舟亦来斯。

笑言堤柳畔,谁云不相知?

仰观天宇空,不碍浮云驰。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湖上闲居友人适至

昔人感离群,吾亦念吾友。

片帆湖上来,扁舟系堤柳。

呼童扫三径,欣欣竞奔走。

清言味道腴,庶慰别来久。

相期在千载,聚散亦何有。

结契不同方,合并亦非偶。

载歌《伐木》章,真气满户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韬光静坐

一涉山水趣,所得常有馀。

况兹禅境寂,更值三春初。

岚光照几榻,花气盈庭除。

忽聆清馨音,顿觉尘迹疏。

先圣言渊渊,瞿昙说如如。

门庭别疑似,当别静与虚。

欲识道味腴,莫厌山中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咏史

六籍委秦焰,圣学弃榛丛。

董子乃崛兴,遗经究始终。

不沿纵横流,不将枝叶穷。

精心契先圣,高文发群蒙。

譬如剥复间,微阳生穷冬。

譬如百世系,一线传其宗。

孟氏醇平醇,继之则有公。

何为昌黎书,乃称轲与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