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扬州

雉堞平来堑拥沙,绿芜阙处见人家。

山河旧影藏秋月,关塞新声起暮笳。

玉蕊已为亭下草,蒺藜不是眼中花。

当年凤舸经行地,枯柳无枝寄宿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城墙平展沙土间,绿色荒草中藏着人家。
山河旧影藏在秋月下,边关的号角声在傍晚响起。
玉蕊已成亭下寻常草,蒺藜不再是眼中的美花。
这里曾是龙舟经过的地方,如今只有枯柳,乌鸦栖息其中。

注释

雉堞:城墙上的矮墙。
堑:沟壑。
沙:沙土。
绿芜:绿色的荒草。
阙:缺口,空缺。
人家:村落,民居。
山河:山脉和河流。
秋月:秋天的月亮。
关塞:边关要塞。
暮笳:傍晚的胡笳声。
玉蕊:形容美丽的花朵,可能指菊花。
亭下草:亭子下的普通草。
蒺藜:一种有刺的植物。
眼中花:观赏的花。
当年:过去的时候。
凤舸:华丽的龙舟。
枯柳:干枯的柳树。
无枝:没有树枝。
寄宿鸦:栖息的乌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扬州的风貌,通过雉堞、沙堡、绿芜和人家,展现出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色的交融。"雉堞平来堑拥沙"写出了城墙的残破,而"绿芜阙处见人家"则显露出人烟稀疏的景象。诗人进一步借"山河旧影藏秋月,关塞新声起暮笳",表达了对往昔辉煌与今日宁静的对比,秋月和暮笳声中蕴含着岁月的流转。

"玉蕊已为亭下草,蒺藜不是眼中花"运用象征手法,将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荒凉进行对照,暗示了扬州昔日的荣华不再,如今只有寻常的野草和蒺藜。最后,"当年凤舸经行地,枯柳无枝寄宿鸦"以枯柳和鸦巢作结,形象地描绘出扬州昔日繁华码头的落寞,只剩下枯柳和乌鸦的栖息,令人感慨万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扬州从军事要塞到衰败古城的变迁,寓含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4)

倪应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多景楼

狠石苍顽岁月遥,几人触境想英标。

欲知三国兴亡事,但看一江来去潮。

南土尘飞通岭海,中流砥立独金焦。

云山绕槛期深隐,不受刘安作赋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金山寺

金锡飞来日,灵鳌负地形。

涛翻四面白,寺裹一山青。

海月窥檐箔,天风语塔铃。倦怀思煮茗,谁与汲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雷塘

天留遗迹鉴兴亡,出郭伤心见此塘。

废苑无萤秋寂寂,坏陵有树月苍苍。

绿悽霜重摧荷盖,紫怯波寒褪芰裳。

唤醒锦帆当日梦,一声水调隔云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凤皇台

凤皇凤皇几千载,凤皇已去台空在。

应多燕雀语画梁,瞥见蛟龙起沧海。

二十年前曾来游,野田白鹭涵清秋。

今夕何夕领宾客,饭盂有饭思貔貅。

六朝故国金陵道,柳外闲愁仗谁扫。

掀髯一笑问西风,未必江山知我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