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五首(其四)

贺公雅吴语,在位常清狂。

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

爽气不可致,斯人今则亡。

山阴一茅宇,江海日凄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贺公说话有吴地口音,平日里总是举止超脱不羁。
他上书请求退休,戴上黄色的道冠返回故乡。
他的豪迈气质无法再追寻,这样的人已经不在了。
他在山阴建有一座茅屋,那里每日都显得江海般寂寥凄凉。

注释

贺公:指贺知章,唐朝诗人。
雅:文雅,高尚。
吴语:吴地的方言。
在位:在职期间。
清狂:超脱不羁,行为放纵。
上疏:向皇帝上奏章。
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允许回家养老。
黄冠:古代道士或隐士所戴的帽子,此处代指隐居生活。
爽气:豪迈的气质,清爽的气概。
斯人:此人,指贺知章。
则亡:已经去世。
山阴:古县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茅宇:简陋的草屋,象征隐居生活。
江海:形容宽广,此处寓指孤独寂寞。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遣兴五首·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伤与怀念之情。

"贺公雅吴语, 在位常清狂"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官员贺知章(贺公)的形象,他在任期间品行端正,被称为“吴语”,意指他出生于江南一带,而“在位常清狂”则表明他即使身居高位,也保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

"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 这两句显示了诗人对贺知章辞官归隐生活的赞美。"上疏乞骸骨"指的是贺公通过奏折向朝廷请求退休,而“黄冠”则是古代隐士的一种装束,意指他选择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

"爽气不可致,斯人今则亡"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贺公已去世的哀叹。"爽气"可能指的是贺公生前那种清新脱俗的气质,而“斯人今则亡”则是说这样一位品德高尚的人物如今已经不在人世。

"山阴一茅宇,江海日凄凉"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冷清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山阴茅屋和江海日光的描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整首诗不仅是对贺知章的一种怀念,也反映出杜甫本人对于世事无常、英雄难过美好时光的感慨。通过这短短五行,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他对逝去时代的缅怀之情。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遣忧

乱离知又甚,消息苦难真。

受谏无今日,临危忆古人。

纷纷乘白马,攘攘著黄巾。

隋氏留宫室,焚烧何太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遣怀

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

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

水净楼阴直,山昏塞日斜。

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

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大剧乾。

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惟吾最爱清狂客,百遍向看意未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遣愤

闻道花门将,论功未尽归。

自从收帝里,谁复总戎机。

蜂虿终怀毒,雷霆可震威。

莫令鞭血地,再湿汉臣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