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察罕布哈的《千佛崖》诗,描绘了千佛崖的壮丽景色与艺术魅力。诗中以“丹崖琢就玉桓楹”开篇,巧妙地将岩石比作精雕细琢的玉石柱子,不仅展现了千佛崖自然景观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人工雕刻的精湛技艺。接着,“何代人为佛写生”一句,引出对历史和艺术创作的思考,表达了对未知艺术家的敬意。
“剩喜可瞻还可仰,不惟堪画又堪行”进一步赞美了千佛崖的多维度观赏价值,无论是从正面观看还是从侧面仰望,都能感受到其独特的美,既适合绘画,也适合人们亲自前往体验。接下来的“山头树色连云碧,栈下江波彻底清”,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山巅树木与天空相连的翠绿景象,以及江面波光粼粼的清澈,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最后,“若使般输来至此,尽教工巧莫能更”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对千佛崖艺术之美的赞叹,即使是最具匠心的工匠来到这里,也无法超越其原有的艺术成就。整首诗通过对千佛崖自然风光和艺术作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类艺术创造的深刻感悟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