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散步门外

栗里归栽菊,青门隐卖瓜。

羸躯病天色,衰鬓怯年华。

野旷乌声乐,溪清雁影斜。

门前秋潦退,也拟筑堤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在栗里归乡种菊花,青门外隐居卖瓜。
虚弱的身体承受着天色的阴郁,稀疏的白发畏惧着岁月的流逝。
野外空旷,乌鸦的叫声显得欢快,清澈的溪水映照出雁影斜斜。
门前的秋水退去,我也打算用沙土修筑堤防。

注释

栗里:指栗里村,古地名,这里代指归隐之地。
归栽:归乡种植。
青门:长安城的东门,这里泛指城市。
隐卖:隐居时售卖。
羸躯:虚弱的身体。
衰鬓:稀疏的白发。
怯:畏惧。
年华:岁月。
乌声:乌鸦的叫声。
雁影:雁的倒影。
秋潦:秋天的积水。
退:退去。
筑堤沙:用沙土修筑堤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晚散步门外》,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情景。首句“栗里归栽菊”展现了诗人归隐田园,亲手种植菊花的闲适生活,暗含淡泊名利之意。次句“青门隐卖瓜”则借古都长安的市井生活,寓言自己虽身处乡野,但仍保持着与世无争的恬淡心境。

“羸躯病天色”写出了诗人身体衰弱,对天气变化尤为敏感,流露出老病之态。“衰鬓怯年华”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鬓发斑白,对即将到来的衰老充满畏惧。

“野旷乌声乐,溪清雁影斜”通过描绘野外的自然景象,乌鸦在空旷中欢快地叫着,清澈的溪水映照出南飞大雁的身影,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日氛围。

最后两句“门前秋潦退,也拟筑堤沙”描述门前积水退去,诗人萌生了修筑堤防的念头,这不仅反映了他对农事的关注,也寓含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即使在晚年,仍不忘为改善生活环境而付出努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场景,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又有对自身境况的感慨,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坚韧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秋晚登拟岘望祥符观

放翁局促留江干,爱此楼前烟水宽。

雨昏回望殿突兀,秋晚剩觉山苍寒。

中原未复泪横臆,故里欲归身属官。

云外飞仙故不远,唤渠小为驻青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秋晴见天际飞鸿有感

新晴天宇色正青,群鸿高鶱在冥冥。

儿童相呼共仰视,我亦扶杖来中庭。

丰年到处稻粱满,胡不暂下栖沙汀。

应须江海寄旷快,肯为霜雪嗟飘零。

书生可笑不自喜,憔悴久剪笼中翎。

鸥波万里每愧杜,鹤化千载知非丁。

风前哀号漫激烈,月下孤影常竛竮。

诗成欲写复懒去,诵似溪友声泠泠。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秋晴每至园中辄抵暮戏示儿子

老翁七十如童儿,置书不观事游嬉。

园中垒瓦强名塔,庭下埋盆聊作池。

青蒲红蓼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

衰颓已作老骥卧,来往尚如黄犊驰。

但知身存百无害,莫问老健能几时。

汝勤挟筴乃堪笑,且共饭豆羹秋葵。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秋晴欲出城以事不果

古人已去不可回,今人日夜归泉台。

浮生细看只此是,到死自苦何为哉。

矜名饰诈竟一世,忍寒触热忘其骸。

不令金樽映翠杓,坐待白骨生苍苔。

清秋九月瘴如洗,白盐千仞高崔嵬。

荒庭落叶不可扫,惟有丛菊争先开。

瀼西黄柑霜落爪,溪口赤梨丹染腮。

熊肪玉洁美香饭,鲊脔花糁宜新醅。

南窗病起亦萧散,甚欲往探城西梅。

一官底处不败意,正用此时持事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