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见梅寄曾无疑

香动寒山寂寞滨,直从空谷见佳人。

树头树底参差雪,枝北枝南次第春。

有此瑰琦在岩壑,其他草树亦精神。

移根上苑谁云晚,桃李依然在后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香气飘荡在寂静寒冷的山边,仿佛佳人从空旷山谷中显现。
树枝上雪白的花朵高低错落,南北枝头依次绽放着春天的气息。
有了这瑰丽的景象在山崖沟壑间,其他花草树木也显得生机勃勃。
将这些花木移到皇家园林不算晚,毕竟桃李仍在后花园中盛开。

注释

香动:香气飘动。
寒山:寒冷的山。
寂寞滨:寂静的岸边。
空谷:空旷的山谷。
佳人:美丽的女子。
树头树底:树枝的上上下下。
参差:高低不齐。
次第:依次。
春:春天。
瑰琦:瑰丽奇特。
岩壑:山崖沟壑。
精神:生机勃勃。
移根:移植根部。
上苑:皇家园林。
谁云晚:谁说太迟。
桃李:桃树和李树。
后陈:后花园。

鉴赏

这首诗名为《山中见梅寄曾无疑》,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作品。诗中以寒山为背景,描绘了梅花在寂静山边悄然绽放的景象。"香动寒山寂寞滨",形象地写出梅花香气飘散,打破山间的寂静,引人注目。"直从空谷见佳人",将梅花比喻为美丽的女子,突显其清雅脱俗。

接下来的两句"树头树底参差雪,枝北枝南次第春",通过对比,描绘了梅花如雪般洁白,与周围树木的春意形成层次感,展现出梅花的独特魅力。诗人赞美梅花即使在岩壑之中也能保持瑰丽的姿态,使得其他草木也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最后两句"移根上苑谁云晚,桃李依然在后陈",表达了对梅花移栽到皇家园林的期许,认为其并不晚于桃李的盛开,暗示梅花的高贵品质和不凡地位。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寄寓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山中即目二首(其二)

茅屋七五聚,沙汀八九磐。

梯山畦麦秀,囊石障溪湍。

父老鸡豚社,儿童梨栗盘。

幽居有馀乐,奔走愧儒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山中即目二首(其一)

岩路穿黄落,人家隐翠微。

笼鸡为鸭抱,网犬逐鹑飞。

竹好堪延客,溪清欲浣衣。

禅扉在何许,僧笠戴云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山中夜归

落尽一林月,山中夜半归。

惊行群犬吠,破暗一萤飞。

举我赤藤杖,敲君白板扉。

兴来眠不得,吟到晓星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山行

度岭休骑马,临渊看网鱼。

木根高可坐,岩石细堪书。

谷鸟鸣相答,山云卷复舒。

儒衣人卖酒,疑是马相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