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寄孙赤崖且以为祝》。诗中以孙登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孙赤崖的深厚情谊与美好祝愿。
首联“孙登长啸近何如,豪气元龙也未除”,开篇即以孙登的长啸起兴,暗喻孙赤崖虽年岁渐长,但其豪迈之气并未消减,如同三国时期的名将陈元龙(陈登)一般,依然保持着英雄本色。
颔联“大耋五湖双鹤发,十年南海两鱼书”,进一步描绘了孙赤崖的形象。大耋,指年高之人;五湖,泛指广阔的天地;双鹤发,形容白发苍苍;南海,象征遥远之地。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孙赤崖虽已年老,但心志犹存,如同在广阔天地间遨游,与南海的鱼书相呼应,寓意着他的智慧和经历。
颈联“山中汗简藏应毕,腕下银钩力有馀”,转而描述孙赤崖的学问与才华。汗简,古代书写用的竹简,这里比喻孙赤崖的学识丰富;银钩,形容书法的优美,暗示孙赤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文采斐然。这两句赞美了孙赤崖在学问上的成就与艺术上的造诣。
尾联“姓字昔曾承顾问,知君不载渭滨车”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孙赤崖的敬仰之情。姓字,指姓名;顾问,询问之意;渭滨车,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比喻隐居生活。这一联既肯定了孙赤崖过去曾得到过询问和关注,又表达了对孙赤崖选择远离尘嚣、保持独立人格的钦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孙赤崖形象的描绘和对其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