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一日生朝三首(其一)

浊醪儿辈尚能谋,且勿惊忧且勿愁。

不肯前朝峨豸角,可于当世较蝇头。

永无紫绶金章梦,甘与青鞋布袜休。

旦夕贼平岁中熟,茅柴杯外更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即使是浑浊的酒,年轻人也能设法应对,暂且不必惊慌忧虑。
他们不屑于效仿前朝的显赫地位,只愿在当下安于微小的生活。
再也不做那紫色绶带金色官印的美梦,甘心过着朴素的布鞋布袜生活。
期盼着贼寇早日平定,年景丰收,除了粗茶淡饭,别无所求。

注释

浊醪:劣质的酒。
儿辈:年轻人。
谋:应对,策划。
峨豸角:显赫的地位,比喻高位。
蝇头:极小的事物,比喻微不足道的地位。
紫绶金章:紫色绶带和金色官印,象征高官厚禄。
青鞋布袜:朴素的穿着,形容简朴生活。
贼平:贼寇被平定。
岁中熟:年景丰收。
茅柴杯:粗陋的酒杯,指简朴的饮食。

鉴赏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现世的无奈和对过去荣华的淡然。"浊醪儿辈尚能谋"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年轻时能够筹划未来的自信,而"且勿惊忧且勿愁"则是劝诫自己或他人不要过度烦恼和忧虑,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不肯前朝峨豸角"和"可于当世较蝇头"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冷漠和现实的接受。诗人并不沉迷于往昔的辉煌,而是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细微之处。

"永无紫绶金章梦"一句则明确表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不再有追求荣华富贵的愿望。相反,"甘与青鞋布袜休"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享受和满足。

最后两句"旦夕贼平岁中熟,茅柴杯外更何求"则是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珍视,以及对于简单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五月十一日早问政山房三首(其三)

纵不烧丹汞,村人总是仙。

今朝才酒债,明日有柴钱。

指草能医病,争棋每让先。

活龙肯相赠,竹杖掘深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五月十一日早问政山房三首(其二)

四十里苍翠,中环万屈盘。

望城藏谷底,觅路上云端。

笋出一春醉,樵深三伏寒。

山翁无将相,祇是敬黄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五月十一日早问政山房三首(其一)

道士携壶酒,相迎劝瓦卮。

野葩芳杖屦,林霭润须眉。

自说夜频醉,不知朝有饥。

问曾辟谷否,擘树嚼松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五月六月雨寒二十馀日

五月今年更索裘,穷山积雨冷于秋。

斯须变化真难料,宿昔沉绵幸少瘳。

老强读书犹有益,贫因知道故无忧。

葵花零落浑閒事,且望田家早稻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