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其一)

门掩千山黑,孤灯伴不眠。

故乡在何处,今夕是穷年。

住世真无系,为囚已自然。

劳劳空岁月,得死似登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门扉紧闭,万山尽显漆黑,孤零零的灯火陪伴着无法入眠的我。
遥远的故乡究竟在何方,今夜又是一个困苦的年头。
在这世上生存真的无所依托,如今却像囚徒般不由自主。
辛劳的日子白白流逝,能死去仿佛升天成仙。

注释

门掩:门扉紧闭。
千山黑:形容山峦众多,夜晚显得格外黑暗。
故乡:指诗人的家乡。
穷年:艰难困苦的年头。
住世:生活在世间。
为囚:比喻生活的束缚或困境。
劳劳:辛苦劳累。
得死似登仙:形容对死亡的解脱感,如同升仙。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名为《除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无奈感受。

“门掩千山黑,孤灯伴不眠。”这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有些许凄清的夜晚场景。门外是一片漆黑,千山如同被夜幕所笼罩,而诗人则独自在室内,与孤独的灯光为伴,无法入睡。这两句传达了诗人深夜难寐的孤独与忧虑。

“故乡在何处,今夕是穷年。”诗人的心思飘向远方,他对故土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今夕"指的是除夕,即新旧岁交替的夜晚,而"穷年"则暗示了个人的生命如同穷途末路,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住世真无系,为囚已自然。”诗人感慨于世事如浮云,他自己的命运似乎也如同被囚禁一般,没有自由,但他却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面对这种现实,显得很是豁达。

“劳劳空岁月,得死似登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个人努力的感慨。"劳劳"指的是世间万事万物都在不息地忙碌与奔波,而"空岁月"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最后一句“得死似登仙”则是一种对于死亡的超脱态度,似乎视之为一种解脱,甚至如同升入仙境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夜晚的寂静和个人内心的忧伤,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文天祥以其坚定的爱国之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这首诗中留下了对后世强烈的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借道冠有赋

病中萧散服黄冠,笑倒群儿指为弹。

秘监贺君曾道士,翰林苏子亦祠官。

酒壶钓具有时乐,茶灶笔床随处安。

幸有山阴深密处,他年炼就九还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哭金路分应(其二)

明朝吾渡海,汝魄在它乡。

六七年华短,三千客路长。

招魂情黯黯,归骨事茫茫。

有子应年长,平生不汝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哭金路分应(其一)

我为吾君役,而从乃主行。

险夷宁异趣,休戚与同情。

遇贼能无死,寻医剧不生。

通州一丘土,相望泪如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哭秘书彭止所

人物孤中秘,神山返异仙。

目穿陪绋处,梦断曝书年。

玉质应无死,韦编岂不传。

奠刍和泪遣,此月向谁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