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

洪流盘砥柱,淮济不同波。

莫讶清时少,都缘曲处多。

远能通玉塞,高复接银河。

大禹成门崄,为龙始得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巨大的水流环绕着砥柱山,淮河和济水的波涛各不相同。
不要奇怪太平时期显得稀少,那是因为弯曲的地方更多。
它能延伸到遥远的玉塞之地,又高高连接起天上的银河。
大禹治水时,险峻的门槛已过,只有化身为龙才能通过。

注释

洪流:巨大的水流。
砥柱:像砥柱一样的山。
淮济:淮河和济水。
波:波涛。
莫讶:不要奇怪。
清时:太平时期。
曲处:弯曲的地方。
玉塞:古代边塞名,这里指遥远的地方。
银河:天上的银河。
大禹:古代治水英雄。
门崄:险峻的门槛。
为龙:化身为龙。
过:通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景象,同时也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洪流盘砥柱,淮济不同波"一句,通过对比两条河流的不同特点,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独到的见解。

"莫讶清时少,都缘曲处多"表达了诗人在山水之间游历时,对于那些清澈泉水不太在意,而对那些曲折回环的溪流却情有独钟。这不仅反映出诗人的审美观点,也透露出他对于生命中曲折与挑战的接受和欣赏。

"远能通玉塞,高复接银河"则是对河流壮阔景象的描写。这里的“玉塞”、“银河”不仅是地理上的指代,更蕴含着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

最后两句“大禹成门崄,为龙始得过”,则是历史文化的插曲。大禹,即大禹王,也就是传说中的夏朝开国君主尧帝时期的大臣禹,他在治理水患中有卓越功绩。这句话是在提及历史上的一段重要记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事迹的怀念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胸襟与情操,同时也折射出他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发事牵情不自繇,偶然惆怅即难收。

已闻抱玉沾衣湿,见说迷途满目流。

滴尽绮筵红烛暗,坠残妆阁晓花羞。

世间何处偏留得,万点分明湘水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画松

涧底阴森验笔精,笔闲开展觉神清。

曾当月照还无影,若许风吹合有声。

枝偃只应玄鹤识,根深且与茯苓生。

天台道士频来见,说似株株倚赤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经故广平员外旧宅

门巷萧条引涕洟,遗孤三岁著麻衣。

绿杨树老垂丝短,翠竹林荒著笋稀。

结社僧因秋朔吊,买书船近葬时归。

平生欲献匡君策,抱病犹言未息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经故翰林杨左丞池亭

八角红亭荫绿池,一朝青草盖遗基。

蔷薇藤老开花浅,翡翠巢空落羽奇。

春榜几深门下客,乐章多取集中诗。

平生德义人间诵,身后何劳更立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