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总管朝燕(其三)

夹道红旗驻马蹄,乡人将喜又将疑。

天留中子继孤竹,谁向西山饭伯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沿途红色旗帜下停留马蹄,乡亲们既欢喜又疑惑。
上天保佑中子继承孤竹国业,又有谁能去西山供奉伯夷呢?

注释

夹道:道路两旁。
红旗:红色的旗帜。
驻马蹄:停下马匹。
乡人:乡村的人们。
将喜又将疑:既感到喜悦又有所疑惑。
天留:上天保佑。
中子:古代传说中的贤人。
孤竹:古代的诸侯国名。
西山:可能指代偏远或神圣之地。
饭伯夷:供奉伯夷,指尊敬和纪念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应凤的作品,名为《送文总管朝燕(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离别和怀念的情绪,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祝愿。

“夹道红旗驻马蹄”一句,描写了壮观的送别场面,红旗在道路两旁飘扬,马蹄停留,显示出一种隆重的氛围。这里的“夹道红旗”,不仅是对仪式的描述,也象征着欢送和庆祝的情感。

接下来的“乡人将喜又将疑”则展现了民众对于离别者的情感态度,是欣喜还是犹豫,都反映出了人们复杂的心理状态。这种情感的摇摆,可能源于对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也可能是因为离别者身份的特殊性。

“天留中子继孤竹”一句,通过“天留”二字,表达了一种宿命论或者说是一种对上天旨意的顺应。“中子”指的是文总管,是诗人对其友人的尊称或官职名称。这里的“继孤竹”,“孤竹”常用来比喻品格高洁的人,表达了诗人对文总管品行的赞美,同时也寄托着希望他能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

最后,“谁向西山饭伯夷”一句,则是一种设问和期待。这里的“西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或者是泛指远方的山脉。“饭伯夷”则是一个人物的名字,或许是诗人提及的一个历史上的人物,也有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在此处被用来表达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得到像伯夷那样的人生境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送别场景和人物品质的描写,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寄托。

收录诗词(10)

刘应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文总管朝燕(其二)

点检桑枌泪几行,羞和书屋总荒凉。

孔明景略留遗传,分挂当年夜雨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送文总管朝燕(其一)

唤得岚乡昨梦回,东风万里上金台。

出关曾解婆娑否,枝北枝南一种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中斋归自海上见访

拂石为床席白云,鲸鱼背上有归人。

谏书檄草俱成血,野服黄冠再见身。

麈尾悲酸浑欲死,灯前潇洒俨如神。

更阑万籁收沉尽,地阔天高两主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挽朱梧月

早岁出山交识广,晚年闭户子孙单。

酒边谈笑俱成史,病后风骚尚可坛。

直向九泉寻辈行,肯留百世说艰难。

江空云冷衣冠尽,猿鹤羞人指亦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