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岳文二公西湖韵

昆明灰出海扬尘,老去英雄白发新。

宫阙崔嵬千里月,楼台牢落十年春。

血流杜宇悲游子,梦断梅花忆故人。

立尽断桥寒日薄,回头何处望天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昆明的天空灰蒙蒙,尘土飞扬,岁月如梭,英雄已老,白发新生。
古老的宫殿巍峨耸立在千里月色下,楼阁空荡,经历了十年的春去秋来。
杜鹃鸟哀鸣,唤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梦中梅花盛开,忆起远方的亲人。
我在寒冷的断桥上站到太阳西沉,回望过去,不知天津何处可见。

注释

昆明:地名,指昆明市。
灰出海扬尘:形容天空灰暗,尘土飞扬。
老去:形容人的年龄增长。
白发新:新添的白发。
宫阙:古代帝王的住所,这里指皇宫。
崔嵬:高大、雄伟。
千里月:形容月亮明亮,照耀千里。
楼台牢落:形容楼台荒废、破败。
血流杜宇:杜鹃鸟啼血,象征哀伤。
悲游子:指在外漂泊的游子。
梦断:梦醒。
忆故人:想念旧友。
断桥:残破的桥梁。
寒日薄:寒冷的夕阳即将落下。
天津:古地名,这里可能指代家乡或期望之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岁月沧桑、英雄暮年的情怀。开篇“昆明灰出海扬尘,老去英雄白发新”两句,通过昆明之灰如烟霄霄,铺陈到大海,用以比喻时光流逝、英雄迟暮,白发如新雪,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英勇岁月的怀念与无奈。

“宫阙崔嵬千里月,楼台牢落十年春”则是通过对昔日壮丽宫阙、楼台的回忆,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宫阙虽仍雄伟,但已失去往日的辉煌;楼台依旧,然而岁月却在无声中流逝。

“血流杜宇悲游子,梦断梅花忆故人”两句中,“血流杜宇”出自《左传》,形容战争的残酷和伤痛,诗人借此表达对往昔战事的哀叹,以及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梦中的断梅,则是故人难寻的隐喻。

最后,“立尽断桥寒日薄,回头何处望天津”两句,诗人站在断桥之上,面对着渐渐西沉的太阳,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孤独。回首望去,不知何处是自己的归宿,这里的“天津”,既可以指实际的地理位置,也可解作精神上的依托或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中的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暮年、物是人非以及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和抱瓮冯提学二首(其二)

山人日卧岭云长,扣户诗书枉纪纲。

多病半生双白鬓,相思一日九回肠。

人情取舍成刍狗,世事兴亡化石羊。

明日相逢且拚醉,转头三万六千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抱瓮冯提学二首(其一)

吁嗟世事落黄间,倦矣人间行路难。

流水已随钟子老,仙舟徒羡李膺观。

从来豪杰为时出,到底功名耐久看。

大厦将成要梁栋,雪深方见玉龙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表露石庵韵

乾坤不固夜舟藏,去跨青鸾觅玉霜。

东野诗随山月堕,龙门洒落冢泥香。

生传嘉祐皇储疏,死葬贞元绿绶章。

九些招魂招不返,黄昏豺虎啸山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勉斋侄二首(其一)

谩学狂吟试笔毡,惭无风度似僧虔。

五车不作黄金屋,方寸犹存白玉田。

万事混茫随梦境,一关玄牝透真筌。

北窗人在羲皇上,占得清风一榻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