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麓寺三首(其一)

平生耳里湘西寺,此日真成叩梵宫。

地辟晋朝多胜概,人师支遁有高风。

身游大士毗耶境,目尽湘东返照中。

佳处未能频驻屣,此行寻胜亦匆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一生都在听湘西寺的钟声,今日终于来到这佛寺之中。
晋代这里地势开辟,风光优美,支遁这样的高僧更是留下了高尚的风范。
我仿佛在菩萨居住的圣地漫游,满眼所见是湘东的日落余晖。
美景虽好,却不能常留,这次寻找胜景的行程也显得匆忙。

注释

平生:一生。
梵宫:佛寺。
胜概:优美的景象。
支遁:晋代高僧。
毗耶境:菩萨居住的圣地。
驻屣:停留。
匆匆:匆忙。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游历岳麓山风景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佛法的向往。开篇“平生耳里湘西寺,此日真成叩梵宫”两句表达了作者长久以来的向往之情,如今终于有机会亲自前往岳麓山上的寺庙,体验那里的佛教文化。

接着,“地辟晋朝多胜概,人师支遁有高风”两句则是在赞美岳麓山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游历之地,其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许多名士在此留下了诗篇和故事。

“身游大士毗耶境,目尽湘东返照中”一句,通过对比佛教圣地毗耶离城的描述,强调岳麓山的壮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遥远的佛国之中,而“目尽湘东返照中”则是说眼前的风光无限,如同夕阳余晖一般美好。

最后,“佳处未能频驻屣,此行寻胜亦匆匆”表达了作者对于这次旅行时间仓促,无法在这些美好的地方多停留的遗憾,同时也透露出对岳麓山深厚的情感和不舍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佛教文化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精神寄托与自然美景之间的渴望。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游岳麓寺三首(其三)

林壑盘纡松径深,华台暇日暂登临。

云开楚岫千重出,日落苍梧万里阴。

贾傅文章仍自昔,武王城郭已非今。

伤时访古堪流涕,徙倚聊为泽畔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游道林寺诗三首(其三)

墟落生烟昼欲昏,乱山行尽到平原。

雨馀叠嶂添新秀,水落寒沙见旧痕。

古寺有僧栖坏屋,遗斜无主自荒村。

徘徊欲访当时事,黄叶惊风断客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游道林寺诗三首(其二)

悠扬秋日澹冈陵,系马乔林叩梵扃。

过雨溪流初瀰瀰,无风竹影自泠泠。

空馀古柏庭前老,依旧寒山户外青。

惆怅祖师飞锡地,岩阿谁为一镌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游道林寺诗三首(其一)

万畦霜稻卧黄云,小径萦纡接寺门。

不见高人空像设,更无衲子辩风幡。

楼观远岫秋增媚,窗枕寒溪夜更喧。

他日重来瞻近影,一凭香火荐蘋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