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道林寺诗三首(其三)

墟落生烟昼欲昏,乱山行尽到平原。

雨馀叠嶂添新秀,水落寒沙见旧痕。

古寺有僧栖坏屋,遗斜无主自荒村。

徘徊欲访当时事,黄叶惊风断客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村庄升起炊烟天色渐暗,翻过重重山峦来到平原。
雨后山峰更加苍翠,水面下降露出昔日河床的痕迹。
古老的寺庙里,僧人住在破败的屋子里,无人打理的田地成了荒村。
我在原地徘徊,想要探寻过去的遗迹,秋风吹过,黄叶纷飞,让游子心生凄凉。

注释

墟落:村庄。
烟:炊烟。
昼:白天。
欲:即将。
昏:黄昏。
乱山:重重山峦。
行尽:走遍。
平原:平坦的地区。
雨馀:雨后。
叠嶂:重叠的山峰。
新秀:更显青翠。
水落:水面下降。
寒沙:寒冷的沙滩。
旧痕:昔日痕迹。
古寺:古老的寺庙。
僧:僧人。
栖:居住。
坏屋:破败的房子。
遗斜:废弃的田地。
无主:无人打理。
自荒村:成为荒村。
徘徊:犹豫不决。
当时事:过去的事情。
黄叶:秋天的落叶。
断客魂:使游子心神不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与心境。"墟落生烟昼欲昏",设定了一个时间和环境背景,夕阳西下,山村间升腾着淡淡炊烟,天色将暮,给人以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乱山行尽到平原",则是诗人游历的过程,从曲折的山路走向开阔的平原,每一步都在寻找心中的宁静。

接下来的"雨馀叠嶂添新秀,水落寒沙见旧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示了秋天的独特风光。雨后的山峦更加翠绿,而流过的河水在沙滩上留下了历史的印迹。

"古寺有僧栖坏屋,遗斜无主自荒村"一句,则是对人世间的孤寂与苍老进行描写。古老的庙宇里住着几位僧侣,他们的生活环境已呈现出破败的痕迹,而四周的村庄也早已被时间遗忘,显得荒凉而无主。

最后,"徘徊欲访当时事,黄叶惊风断客魂"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寻之情。徘徊在这古老的庙宇与荒村之间,想要探索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但随着秋风吹起的黄叶,却又让游子的灵魂感到断裂般的孤独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环境的刻画,传达了一种对历史的追寻与思考,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游道林寺诗三首(其二)

悠扬秋日澹冈陵,系马乔林叩梵扃。

过雨溪流初瀰瀰,无风竹影自泠泠。

空馀古柏庭前老,依旧寒山户外青。

惆怅祖师飞锡地,岩阿谁为一镌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游道林寺诗三首(其一)

万畦霜稻卧黄云,小径萦纡接寺门。

不见高人空像设,更无衲子辩风幡。

楼观远岫秋增媚,窗枕寒溪夜更喧。

他日重来瞻近影,一凭香火荐蘋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登白帝城二首(其二)

殊方秋尽怯登临,万里屯云结岁阴。

崖壁?岈知禹绩,江山割据识雄心。

沧波南下奔云急,单舸东游两鬓侵。

漂转十方仍作客,沉吟怀古泪沾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登白帝城二首(其一)

霜风吹日下长原,夔子城荒灌木繁。

东去诸山朝峡口,西来众水会关门。

千年白帝空祠庙,万里家山秪梦魂。

绝塞边头重回首,秋声凄断不堪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