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其三)

大江一吸不复呼,万鱼揭向城根趋。

城根柳枝罥枯藻,不栖鸠燕桱鸥凫。

鸥凫飞飞入城里,城门如桥但通水。

水声夹杂人哭声,不哭难生哭难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江的壮阔与风雨交加的景象,通过自然界的生动描绘,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句“大江一吸不复呼”,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长江的浩瀚无垠,仿佛它能一口气吸入万物,却又永不复出,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逆转。接着“万鱼揭向城根趋”,描述了成千上万的鱼儿在风雨中向岸边聚集的情景,表现出自然界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和适应能力。

“城根柳枝罥枯藻,不栖鸠燕桱鸥凫”两句,将视线转向城市边缘,柳枝缠绕着枯萎的水藻,而鸟儿们却不愿停留,暗示了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疏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鸥凫飞飞入城里,城门如桥但通水”则进一步展示了自然与城市的交融,鸥鸭飞入城市,似乎在寻找新的栖息地,而城门如同桥梁,连接着内外,但主要功能仍是通水而非通行,暗喻了城市功能的单一化。

最后,“水声夹杂人哭声,不哭难生哭难死”一句,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水声与哭声相互交织,既表现了自然灾害带来的痛苦,也反映了人们面对灾难时的无奈与哀伤。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生命与死亡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灾难面前人类的脆弱与无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其四)

哭声瘖哑如病乌,狂枭咒死无屋无。

富家但愁晚禾没,贫家抱瓮愁朝餔。

漂苔上床不得睡,乱拾残棉握肩背。

风刀剜体愁剜心,界壁流泉界衣泪。

形式: 古风

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其五)

危墙百仞同摇扇,过顶飞砖递成片。

飞砖迸石石火飞,沟缝枯骇飞电。

东邻椽崩食愁灶,西邻壁穿卧愁盗。

东邻西邻还弗愁,不闻朱翁卖篾栖破楼。

全家压死湖桥头,骨肉狼藉无人收。

形式: 古风

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其六)

寓庐大檀森且高,二百年种根株牢,纠枝结叶多鸢巢。

壮夫十刀猛难劈,偃地而崩易无力。

闺人篝镫坐方织,灭火狂奔惊霹礰。

堕鸢八九死六七,生者蚩蚩向门隙。

似解求生争一息,呼童掬灰煖其翼。

投之以粱不能食,炯炯窥人泪晴碧。

形式: 古风

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其七)

西南河壖多厝棺,一朝飘泊随奔湍。

儿孙跣足走荒卤,往来讯觅携长竿。

蟛蜞咬骭流血鲜,号哭不得喉舌乾。

谁家故坟十围树,带椁连根倒当路。

黄泥不坚白骨露,败槥浮浮蚁资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