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

事去君王不奈何,荒坟三尺马嵬坡。

归来枉为香囊泣,不道生灵泪更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马嵬》由金代诗人高有邻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深刻揭示了权力更迭与人性悲剧的主题。

首句“事去君王不奈何”,以一种无奈的口吻,描述了历史事件的不可逆转性,即便君王再有权势,也无法改变命运的轨迹。这句诗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宿命感,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的沉重与不可抗拒的力量。

接着,“荒坟三尺马嵬坡”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将读者带入到历史的某个特定地点——马嵬坡,那里埋葬着曾经显赫一时的君王。短短的“三尺”二字,不仅形象地勾勒出坟墓的规模,也暗含了对生命脆弱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归来枉为香囊泣”一句,通过一个细节——女子为逝去的君王哭泣,表达了对失去权势者的同情与哀悼。这里的“香囊”象征着昔日的荣华与情感寄托,女子的哭泣不仅是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哀叹。

最后,“不道生灵泪更多”则点明了主题,强调了在历史更迭中,真正承受痛苦的是广大的人民。这句话揭示了权力斗争背后的残酷现实,以及它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通过对比君王与生灵的泪水,诗人表达了对底层百姓命运的关注与同情,同时也对权力的滥用提出了质疑。

整体而言,这首《马嵬》诗通过对马嵬坡这一历史事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权力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社会公正与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4)

高有邻(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还紫云寺素扇且题诗其上

吴绫便面小团团,信手拈来亦厚颜。

障尽驿尘三十里,却还明月紫云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庭槐

庭槐先人手所植,再世清阴方满台。

惭愧儿孙种桃李,花枝准拟当年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坐忘女

结习销来性自圆,去留元不间人天。

消摇自是忘形蝶,枯寂宁同委蜕蝉。

无碍真空常荡荡,若存馀息尚绵绵。

立亡坐脱皆游戏,定力何尝有变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杨秘监释迦出山像

自从此老出山隅,恼乱苍生底事无。

他日若逢杨处士,只教画个涅槃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