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客秋到山,山高月色大。
持赠明府行,相随到呈迈。
这首诗以秋日登山为背景,描绘了一位客人在山中赏月的情景,并将这份美景赠予即将前往呈迈的秦子由。诗人通过“山高月色大”这一句,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接着,“持赠明府行,相随到呈迈”则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朋友的牵挂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通过简练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且情感丰富的佳作。
不详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在静而无静,在动而无动。
试问动静神,处者谁人用。
山泽形相隔,一气本相通。
若识山崖体,方知泽润功。
静翁问何似,静是主人翁。
本来元不动,谁觅静时踪。
潘子骏逸驹,一日能千里。
行空冀北群,犹云馀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