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

青城结云巢,拟住三千年。

御风偶南游,万里栖紫烟。

翠裘绿玉杖,白日凌青天。

招呼方瞳翁,邂逅鸟爪仙。

朝咏阴阳歌,暮诵道德篇。

玉童持碧简,笙鹤来翩翩。

海边武夷山,小留赏宿缘。

火食非所乐,巾褐常翛然。

清时未免出,颇息世俗传。

行矣秋风高,去采玉井莲。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在青城山上建造云巢,打算居住三千年。
偶尔乘风向南漫游,万里间栖息在紫色烟霞中。
身穿翠色皮衣手持绿玉杖,白天直上青天飞翔。
邀请有方瞳的老人,偶遇像鸟爪般的仙人。
早晨吟唱阴阳之歌,傍晚诵读道德经文。
玉童手持绿色简册,笙箫仙鹤翩翩而来。
暂留在海边的武夷山,只为欣赏美景稍作停留。
烟火之食并非我所追求,朴素的衣物使我心旷神怡。
虽然生活在太平盛世,但仍免不了世俗的传言。
秋风高起,我将启程,去采摘玉井中的莲花。

注释

青城:青城山,道教名山。
云巢:指神仙居住的云雾缭绕的住所。
紫烟:形容仙气或仙境。
翠裘:翠绿的皮衣,象征仙人的服饰。
道德篇:指《道德经》这样的经典著作。
碧简:绿色的竹简,古代书籍的载体。
武夷山:中国著名的山脉,产茶。
巾褐:粗布衣服,表示简朴生活。
世俗传:指世俗的流言蜚语。
玉井莲:传说中的仙界之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怀》,以青城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超凡入圣的生活图景。首句“青城结云巢”展现了青城山的仙境氛围,诗人想象在此居住三千年,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御风偶南游,万里栖紫烟”描绘了乘风而行,遨游在紫色云雾中的逍遥景象。

诗人着装华丽,“翠裘绿玉杖”,象征着他的仙人身份,他“白日凌青天”,表现出超越世俗的气概。与仙人交往的情节生动有趣,“招呼方瞳翁,邂逅鸟爪仙”,体现了诗人与神仙世界的互动。

日常生活中,诗人诵读经典,有玉童相伴,笙鹤飞舞,显得超脱而宁静。他在海边武夷山稍作停留,享受自然之趣,但内心明白“火食非所乐”,更倾向于简朴的生活。虽然身处清平之世,但仍免不了世俗的纷扰,诗人感叹“颇息世俗传”。

最后,诗人决定在秋风高爽之时离开,去采摘象征纯洁的玉井莲,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的告别。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陆游超脱而又深沉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书怀示子遹

平生山林几緉屐,何意随人戴朝帻。

口言报国直妄耳,断简围坐晨至夕。

道山堂东直庐冷,手种疏篁半窗碧。

但虞风波起平地,岂有毫发能补益。

成书朝奏暮请老,入耳幸免烦言啧。

东望故山百馀里,父老欢忻来接迹。

白羊绿酒争下担,长笛腰鼓纷如织。

迢迢梅市过鲁墟,观者所至空巷陌。

尔来呻吟又春尽,周视室中惟四壁。

但令粝饭粗撑拄,犹胜朱门常踧踖。

小儿助我理孤学,终岁伏几心如石。

问看饮酒咏离骚,何似焚香对周易。

形式: 古风

书怀绝句五首(其五)

未驾青鸾返帝乡,三江七泽路茫茫。

看山看水无程数,渔艇为家芡作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书怀绝句五首(其三)

丈人祠西山谷盘,麻姑洞前松栎寒。

仙翁欲觅渺无处,闻在青溪浴大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书戒

我幼事父师,熟闻忠厚言。

治身接物间,要使如春温。

鞭朴不可弛,此语实少恩。

但能交相爱,馀亦何足论。

家贫赖奴婢,炊汲与应门。

馀力具茗药,夕饭或至昏。

有过尚当贳,况可使烦冤。

出仕推此心,所乐在平反。

宁坐软弱废,促驾归丘园。

吾老死无日,作诗遗子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