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少府池上

池上分行种,公庭觉少尘。

根离潮水岸,韵爽判曹人。

正午回鱼影,方昏息鹭身。

无时不动咏,沧岛思方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池边分块种植,公堂上感觉少了尘埃。
根须离开潮水边,诗韵清朗让曹府之人欣赏。
正午时分鱼儿游动倒映出影子,傍晚时分白鹭栖息调整身姿。
无时无刻不在吟咏,对沧海孤岛的思绪更加频繁。

注释

池上:池塘边。
公庭:官署庭院。
少尘:较少尘嚣。
根离:根部远离。
潮水岸:潮汐边。
韵爽:诗韵清新。
判曹人:官府中的官员。
正午:中午。
回鱼影:鱼影倒映。
方昏:傍晚。
息鹭身:鹭鸟栖息。
无时不动咏:时刻都在吟诗。
沧岛:苍茫的海岛。
思方频:思绪频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艺术境界。开篇“池上分行种,公庭觉少尘”两句,从景物描写入手,表现了诗人在池塘边种植花草,庭院内尘土减少的清净环境。接着“根离潮水岸,韵爽判曹人”两句,则转向对自己艺术追求的表达,说明自己的文学风格如同植物根部远离潮湿的河岸,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中间四句“正午回鱼影,方昏息鹭身。无时不动咏,沧岛思方频”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片段:白天太阳照耀下鱼儿在水面跳跃的景象;傍晚时分鸟儿归巢栖息的宁静;诗人的心中无论何时都在吟咏着诗词,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最后一句提到的“沧岛”,常被用来比喻隐逸生活或是理想中的桃源,通过“思方频”表达了诗人对于那种理想状态的频繁思考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艺术自我与隐逸生活理想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42)

曹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字:梦徵
  •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 生卒年:828——903

相关古诗词

商山夜闻泉

泻月声不断,坐来心益闲。

无人知落处,万木冷空山。

远忆云容外,幽疑石缝间。

那辞通曙听,明日度蓝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宿山寺

溪山尽日行,方听远钟声。

入院逢僧定,登楼见月生。

露垂群木润,泉落一岩清。

此景关吾事,通宵寐不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宿溪僧院

少年云溪里,禅心夜更闲。

煎茶留静者,靠月坐苍山。

露白钟寻定,萤多户未关。

嵩阳大石室,何日译经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寄方干

桐庐江水闲,终日对柴关。

因想别离处,不知多少山。

钓舟春岸阔,庭树晚烟还。

莫便求栖隐,桂枝堪恨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