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

浑忘生朽质,直拟慕光辉。

解烛书帷静,能添列宿稀。

当风方自表,带雨忽成微。

变灭多无理,荣枯会一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完全忘记了自己腐朽的本质,一心向往着光明。
在静静的夜晚,蜡烛照亮书帷,仿佛能减少星辰的亮度。
面对风时,它挺立展现;遇到雨时,又瞬间变得微小。
事物的变化无常难以预料,最终都会走向繁荣或衰败的统一归宿。

注释

浑忘:忘记。
朽质:腐朽的本质。
直拟:一心只想。
慕:向往。
解烛:点燃蜡烛。
书帷:书桌上的帷幔。
列宿:众星。
当风:面对风中。
带雨:遭遇雨淋。
成微:变得微小。
变灭:变化无常。
多无理:难以预料。
荣枯:繁荣与衰败。
会一归:最终归于一致。

鉴赏

这首诗名为《萤火》,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诗人以萤火虫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感悟。首句“浑忘生朽质”描绘了萤火虫尽管出身卑微,却忘却自身的微小和短暂,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次句“直拟慕光辉”则赞美萤火虫向往光明,追求卓越的品质。

“解烛书帷静”写萤火虫在静谧的夜晚照亮书帷,增添了学习环境的温馨与宁静,寓意智慧之光。“能添列宿稀”进一步强调其微小却能照亮黑暗,如同星辰点缀夜空,虽少但珍贵。

后两句“当风方自表,带雨忽成微”描述萤火虫在风雨中闪烁不定,暗示生命的脆弱与变化无常。最后,“变灭多无理,荣枯会一归”总结出无论生命如何变化,最终都会回归到自然的循环之中,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轮回的哲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萤火虫的形象,寓言般地探讨了生命的短暂、渺小与光辉,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谒径山佛日杲禅师于虎丘

此老云相似,何天不往还。

打包龙井寺,持钵虎丘山。

一别经年事,相逢半日间。

向来参底语,不堕有无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逮子作亭于官舍明清堂后种竹殆千竿余名其亭以留客取老杜竹深留客处之句因题二小诗云(其一)

行到竹穷处,有亭佳可游。

境因吾子胜,客为此君留。

娟净经时雨,萧梢六月秋。

岂无他草树,泾渭不同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逮子作亭于官舍明清堂后种竹殆千竿余名其亭以留客取老杜竹深留客处之句因题二小诗云(其二)

种竹无他事,林间与客游。

自应携手入,安用闭门留。

静可过僧夏,清宜对奕秋。

衰翁九节杖,来往亦风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逮子赴湖南漕司举寄之

举子忙如此,槐花细细开。

吾儿承诏去,有客附书来。

鹤发风前帽,鸡头月下杯。

衰年馀几许,胜日不同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