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门外送别

屡别容华改,长愁意绪微。

义将私爱隔,情与故人归。

薄宦无时赏,劳生有事机。

离魂今夕梦,先绕旧林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多次离别后容貌已改,长久的忧愁使得情绪渐弱。
道义使我对私人的爱恋产生隔阂,情感却让我怀念起故友。
身居卑微官职,无暇欣赏时光,忙碌的生活总有各种琐事缠身。
今晚离别的魂魄在梦中飘荡,首先绕着我们曾共游的林地飞翔。

注释

屡别:多次离别。
容华:容貌。
改:改变。
长愁:长久的忧愁。
意绪:情绪。
微:微弱,减弱。
义:道义,正义。
将:使,令。
私爱:私人的情感、爱恋。
隔:隔阂,分离。
情:情感。
故人:老朋友,故友。
归:归向,怀念。
薄宦:卑微的官职,指职位不高或仕途不顺。
无时赏:没有时间去欣赏、享受时光。
劳生:忙碌的生活。
有事机: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充满事务性机会。
离魂:离别的魂魄,此处指诗人自己在思念中的心灵寄托。
今夕:今晚。
梦:梦境。
先绕:首先围绕。
旧林:以前常去的林地,或是与故人共游之地。
飞:飞翔,飘荡。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通化门外送别》,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离愁和对友人的不舍。诗中的“屡别容华改,长愁意绪微”表达了诗人每次与朋友分别时,都会因为美好时光的流逝而感到无尽的忧愁和思念。这份情感细腻而深沉,如同织网一般,难以割舍。

“义将私爱隔,情与故人归”则展现了诗人在义理与私情之间的挣扎。虽然道德的束缚让他不得不与朋友分离,但他的真实情感却始终与那些旧友相连,这种矛盾心理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薄宦无时赏,劳生有事机”反映了诗人在仕途上的艰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官职如同薄冰,随时可能破碎,而生活中的种种事情更是层出不穷,让人感到疲惫不堪。

最后两句“离魂今夕梦,先绕旧林飞”则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的梦中与朋友重逢的情景。即便是灵魂分离,也渴望回到过去,那些共同经历过的时光和地方,似乎成了他们心中的避风港。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古人在面对朋友分别时所体验到的复杂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剪綵

姹女矜容色,为花不让春。

既争芳意早,谁待物华真。

叶作参差发,枝从点缀新。

自然无限态,长在艳阳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敕赐宁王池宴

贤王有池馆,明主赐春游。

淑气林间发,恩光水上浮。

徒惭和鼎地,终谢巨川舟。

皇泽空如此,轻生莫可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晚霁登王六东阁

试上江楼望,初逢山雨晴。

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

彼美要殊观,萧条见远情。

情来不可极,日暮水流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晨出郡舍林下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

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沈。

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

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