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三圣御书应制

圣业存功德,宸毫冠艺文。

势开千里浪,光动九天云。

法驾乘时至,仙都与世分。

皇心钦宝训,求治益精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神圣的事业在于积累功德,皇家笔墨冠绝艺术文学。
威势如千里的波浪翻滚,光芒直动九天的云霄。
法治的车驾适时到来,仙人居住的地方与世俗相隔。
皇帝的心中尊崇宝贵的教诲,追求治理国家更加勤奋不怠。

注释

圣业:神圣的事业。
德:品德,功德。
宸毫:皇家的毛笔,代指皇帝的书法。
冠艺文:在艺术文学上居首位。
势:威势。
千里浪:形容气势宏大。
九天云:九重天上的云,象征极高远。
法驾:法治的仪仗。
乘时至:顺应时势到来。
仙都:仙境般的都城,可能指皇宫或理想中的政治中心。
钦:尊敬,钦佩。
宝训:宝贵的教导,训诫。
求治:追求治理国家。
精勤:精细且勤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蔡襄所作的《观三圣御书应制》,主要描绘了对皇帝书法艺术的赞美和对其治理国家的期待。首句“圣业存功德”表达了对皇帝高尚品德的敬仰,认为其书法艺术中蕴含着深邃的道德力量。接下来的“宸毫冠艺文”进一步强调了皇帝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势开千里浪,光动九天云”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皇帝的书法如江河奔腾,气势磅礴,光芒照耀天际,展现出其艺术魅力。诗句中的“法驾乘时至,仙都与世分”则寓言性地表达了皇帝的权威和神圣,仿佛他的到来使得人间与仙境相接。

最后两句“皇心钦宝训,求治益精勤”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勤政爱民、遵循宝贵教诲的决心,希望他能以书法为鉴,更加致力于国家的治理,体现出对盛世的期盼和对君主的忠诚。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皇帝的艺术才华,又寄寓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过天津桥

日暖溪平冰渐销,水声才下内前桥。

山川满眼閒宫殿,草树迷人旧市朝。

每向寻春偏有意,却成怀古更无聊。

洛阳平昔多豪俊,惆怅埋魂不可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过杨乐道宅西桃花盛开

城隈绕舍似山家,舍下新桃已放花。

无限幽香风正好,不胜狂艳日初斜。

自怜马上空愁望,谁向樽前与醉誇。

京国难逢春气味,莫随尘事度年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过泗州岭

二十五年间,三回共往还。

那知临白首,相失向青山。

想像音容在,侵寻鬓发斑。

平生多善行,应不下尘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过真慧素上人院见红薇盛开因思西阁后轩数株遂成短章寄翰林原叔八丈禹玉阁长兼书真慧壁间以记所遇

八月吴天觉早凉,翠丛初拆碎朱房。

繁枝欲卧不胜力,落片将飞犹是香。

西阁二年临昼梦,金刀一夕掩春芳。

栏边想像频回首,渐觉星垣迥汉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