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十六)

年来复有事堪嗟,载笔商丘鬓欲华。

酒好未陪红杏宴,诗狂多忆刺桐花。

形式: 押[麻]韵

翻译

近年来又有些令人叹息的事情发生
拿着笔在商丘,两鬓已显出白发

注释

年来:近年来。
复:又。
事堪嗟:令人叹息的事情。
载笔:拿着笔。
商丘:地名,这里指作者所在之地。
鬓欲华:两鬓已显出白发。
酒好:美酒。
未陪:未能参加。
红杏宴:春天赏花的宴会。
诗狂:诗兴大发。
多忆:常常想起。
刺桐花:一种花,也称海州常山,象征着南方或远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缺失美好的感慨。

“年来复有事堪嗟”,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事事可叹的情感。这里的“事”可能指的是个人或社会上的种种往事,这些往事让诗人感慨万分,想要用笔记录下来。

“载笔商丘鬓欲华”,则描绘了诗人急切地想要书写这些往事,但又像是年轻时的鬓发即将变白一样,时间紧迫。这里的“商丘”是指古代著名的文学聚会地点,而“鬓欲华”则形象地表达了时光飞逝。

接下来的两句:“酒好未陪红杏宴,诗狂多忆刺桐花。”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无尽的怀旧之情。“酒好未陪红杏宴”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与亲朋好友共同享受美酒佳肴、共度欢乐时光的遗憾。这里的“红杏宴”是指一个温馨和谐的聚会场景。

最后,“诗狂多忆刺桐花”,则透露出诗人在醉心于诗歌创作中的狂热与对往昔美好的回忆,尤其是在春天看见刺桐花时,这些记忆更是涌上心头。这里的“诗狂”形容诗人的狂热之情,“刺桐花”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与不满,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拥有所产生的情感。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青春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句(其十二)

春回积雪殊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

带月一枝斜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

形式: 押[真]韵

句(其二十六)

唐虞得良弼,姬孔是前身。

尼丘钟骨骼,嵩岳与精神。

形式: 押[真]韵

句(其十七)

先帝升遐日,词臣寓直时。

柩前书顾命,笔下定鸿基。

形式: 押[支]韵

再赋二章一以颂高人之风一以伸俗吏之意(其一)

表让皇家买酒钱,醉乡归去便陶然。

吾君若问徵君意,自有东皋种黍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