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孙赋冰箸

雪堆屋背已崔巍,沟瓦垂冰冻不摧。

乳石骈罗疑在谷,遗簪璀璨俨成堆。

冱寒侵被怜衰老,咀嚼鸣牙忆尚孩。

自是中原验时令,江南春候亦难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雪堆积在屋顶已经高耸,沟槽的瓦片挂着冰凌坚韧不摧。
似乳石排列的冰晶疑似山谷中的景象,失落的发簪光彩夺目,仿佛一堆珍宝。
严寒侵袭着被子,让人怜惜老去的自己,想起孩童时期的牙齿磨动声。
这自然是中原地区验证时节的方式,江南的春天也无法轻易描绘其变迁。

注释

屋背:屋顶。
崔巍:高耸。
沟瓦:沟槽的瓦片。
冻不摧:坚韧不摧。
乳石骈罗:似乳石排列。
疑在谷:疑似山谷。
遗簪璀璨:失落的发簪光彩。
俨成堆:仿佛一堆。
冱寒:严寒。
侵被:侵袭被子。
怜衰老:怜惜老去。
尚孩:孩童时期。
中原:中原地区。
验时令:验证时节。
江南春候:江南的春天。
难裁:难以描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雪景的壮丽与严寒,以及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首句“雪堆屋背已崔巍”形象地写出雪之深厚,屋脊积雪如同小山,显示出冬日的厚重。次句“沟瓦垂冰冻不摧”则强调了冰雪的坚固,连沟槽上的瓦片都被冻结得坚不可摧。

第三句“乳石骈罗疑在谷”运用比喻,将冰雪覆盖的景象比作山谷中的乳石排列,生动地展现了冰雪覆盖的自然景观。第四句“遗簪璀璨俨成堆”则以璀璨的冰凌比喻遗落的玉簪,形象地描绘了冰凌的晶莹剔透。

第五句“冱寒侵被怜衰老”表达了诗人对寒冷侵袭的体感,以及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叹。第六句“咀嚼鸣牙忆尚孩”回忆起孩童时期的欢笑,通过对比展现出时光流转的无奈。

最后两句“自是中原验时令,江南春候亦难裁”点明了诗人观察到的季节变化,即使在江南温暖之地,春天的到来也显得艰难,呼应了开头的冰雪景象,寓含着对岁月更迭的深沉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景色,融入了人生哲理,富有韵味。

收录诗词(7)

苏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徐惇济久不食肉

举家食肉迹虽陈,端有寒儒继后尘。

杜老长镵聊卒岁,颜生陋巷不逢辰。

啖毡窃喜全高节,食肉从来鄙要津。

扪腹祇应多愧负,天教吾党合清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访涌泉吴文叟隐居

水绕庭除屋近山,居人六月自清寒。

平时不起轩裳念,此去真输岩穴安。

书富五车成活计,樽开千日慰艰难。

径谋百亩从君隐,凭藉林泉寄一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咏金橘

小小根栽出近□,□□繁实傲秋天。

恍如列宿挂庭树,几误饥儿逐弹圆。

荔子甘香欲争席,赤心粗俗敢差肩。

饮仙嚼□□□赏,赋客寡闻犹未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张正民游智者寺

养拙何所诣,白昼门常关。

剥啄有好怀,绕郭横秋山。

佛庐占山麓,清净非人间。

曳杖得晤语,幽寻为怡颜。

三峰耸而秀,群巘抱以环。

寺同乔木古,僧与白云閒。

一鸟不复鸣,流泉自潺湲。

山林足胜践,世路羊肠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