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浚所居壁

三张旧族富英髦,仙墅重经散郁陶。

深喜太邱家法在,须知定国里门高。

分题每日摇鸡距,合宴常时把蟹螯。

独感戴侯恩未报,徘徊不觉涕沾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三位旧时贵族英气焕发,再次游历仙墅心情舒畅。
深深欣喜太邱家风犹存,要知道定国里门向来显赫。
每日分题作诗如摇鸡脚,聚会时常共享蟹螯美食。
独自感念戴侯的恩德未报,沉思徘徊间泪水湿透衣袍。

注释

三张旧族:指三个古老的家族。
富英髦:富有才智且英气逼人。
仙墅:美丽的别墅或庄园。
散郁陶:消除忧愁,心情愉快。
太邱家法:古代世家的优良传统。
定国里门:象征着家族的荣耀和地位。
高:显赫。
分题:分题作诗,古人常以此激发创作。
摇鸡距:比喻启发灵感,如鸡振翅。
蟹螯:螃蟹的大钳子,代指美食。
戴侯:可能指一位有恩于诗人的官员或贵族。
恩未报:感恩之情还未回报。
涕沾袍:泪水打湿了衣袍,形容极度感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琐事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一种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情怀。三张旧族富英髦,仙墅重经散郁陶,这两句从宏观角度勾勒出一个古朴幽静的自然画卷,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赞美之意。

深喜太邱家法在,须知定国里门高,这两句则转向具体生活中的点滴琐事,表达了一种安稳守己、满足现状的情绪。太邱家法的存在,暗示了一个规矩和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而“须知定国里门高”则是对这种状态的一种肯定和珍视。

分题每日摇鸡距,合宴常时把蟹螯,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摇鸡距,即在早晨摇晃树枝以惊起栖息的鸟儿,寓意悠闲;而“合宴常时把蟹螯”则是对品尝野味、享受自然恩赐的一种描写。

独感戴侯恩未报,徘徊不觉涕沾袍,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波动。戴侯恩,即受到了侯爵之恩,而“未报”则表明这种恩泽尚未能回报;而“徘徊不觉涕沾袍”,则是对这份恩情的一种无意识的流露,表现了诗人心中深藏的感激和忠诚。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大自然和个人情感的小心翼翼抒发,展现了一幅安逸、淡然、充满乡土气息的人生画卷。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题显道人壁

心似寒灰不复然,寻常谈论即弥天。

门临颍水多年住,法自曹溪几世传。

儒士谁同翻贝叶,都人长见施金钱。

翰林诗版分明在,曾与吾家有旧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怅望青田碧草齐,帝乡归路阻丹梯。

露浓汉苑宵犹警,雪满梁园昼乍迷。

瑞世鸾凰徒自许,绕枝乌鹊未成栖。

终年已结云罗恨,忍送西楼晓月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赠文照大师

读遍龙宫七佛书,一尘无念得衣珠。

金园讲席天花满,沙界禅心水月孤。

拥衲夜霜凝屋瓦,闭关春雨长庭芜。

公卿半是空门友,瓶锡因循寄上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霜月

月夕露为霜,心知厌独房。

吟残犹拥鼻,望极自回肠。

鬓减前秋绿,衣消外国香。

星津谁待报,织素未成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