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泽国舟车接,关门雨雪乖。
春天行故楚,夜月下清淮。
讲易居山寺,论诗到郡斋。
蒋家人暂别,三路草连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开篇“泽国舟车接,关门雨雪乖”两句,写出了边关的壮丽景色和严峻气氛,其中"泽国"指的是富饶的地方,而"舟车接"则展示了交通的便利,同时"关门雨雪乖"表达了一种边塞的孤寂与肃穆。接着“春天行故楚,夜月下清淮”两句,则转入到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和自然之美的描绘。在这两句中,“春天行故楚”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重游旧地的情感,而“夜月下清淮”则描写了一种清澈明净的水景,传递出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氛围。
接下来的“讲易居山寺,论诗到郡斋”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智慧的状态。“讲易”可能是指讨论《易经》,而“居山寺”则表明诗人选择了一个远离尘世的静谧之地来深思。这两句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情感。
最后,“蒋家人暂别,三路草连阶”两句,则写出了与朋友临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蒋家人”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而“暂别”则表达了分离的暂时性。"三路草连阶"描绘了一种自然生长、无拘无束的情景,寓意着未来重逢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切表达,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闻说湘川路,年年古木多。
猿啼巫峡夜,月照洞庭波。
穷海人还去,孤城雁与过。
青山不同赏,来往自蹉跎。
去国渡关河,蝉鸣古树多。
平原正超忽,行子复蹉跎。
去事不可想,旧游难再过。
何当嵩岳下,相见在烟萝。
从宦舟行远,浮湘又入闽。
蒹葭无朔雁,柽栝有蛮神。
传吏閒调象,山精暗讼人。
唯须千树橘,暂救李衡贫。
江上花开尽,南行见杪春。
鸟声悲古木,云影入通津。
返景斜连草,回潮暗动蘋。
谢公今在郡,应喜得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