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兆儿生甫九十日,遽殇金竹寓中,口占此阕,以当一哭

三尺桐棺,算也是、人生一度。

想死去、不如生好,儿心应悟。

白骨竞成飘泊鬼,黄泉可有生还路。

问牂柯江水夜郎山,归何处。夸麟凤,原难遇。

讥豚犬,犹难据。拚替他一恸,两无干预。

半霎谁教昙影现,再来莫被轮回误。

检菭根藏个小身材,随他去。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易顺鼎为悼念刚满九十日的儿子而作,表达了对儿子早逝的悲痛和对生死的深刻思考。词中以"三尺桐棺"象征生命的短暂,"人生一度"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不如生好,儿心应悟"表达了对儿子未能充分体验生活的遗憾,以及希望他能理解生的意义。

"白骨竞成飘泊鬼,黄泉可有生还路"描绘了死后的孤独与未知,词人质疑是否有来世轮回。"牂柯江水夜郎山"借地名寓言,追问儿子的灵魂将何去何从,流露出深深的哀思。

"夸麟凤,原难遇"暗指儿子的非凡品质难以常遇,"讥豚犬,犹难据"则表达了对世间庸俗的批判,表明对儿子高尚品格的赞美。"拚替他一恸,两无干预"表达了词人愿意代替儿子承受悲痛的心情,体现出父爱的深沉。

"半霎谁教昙影现,再来莫被轮回误"再次强调生命无常,提醒儿子即使再生,也要避免陷入轮回的苦海。最后,词人以"检菭根藏个小身材,随他去"寄托对儿子灵魂的安放,表达出对儿子永恒的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生死之思,展现了词人对儿子深深的爱和对生命哲理的反思。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湘月.赠唐浔舫

楚中唐勒,是景瑳朋辈,灵均弟子。

家在碧湘门外住,领略烟骚情思。

词卷鸣秋,酒杯问月,飘泊愁乡里。

歌离吊梦,才人通病如此。

因甚王粲从军,祢衡投刺,同倒天涯屐。

瘴水蛮花,枉题遍我辈,几行名字。

秋士伤心,夜郎搔首,四顾悲歌起。

布帆无恙,与君行且归矣。

形式:

苏幕遮.自黔归,赴秋试,赋感

甚功名,何意绪。说到劳生,总没些儿趣。

二月行踪三月住。四月黔关,五月依然去。

万重山,千里路。驴背明朝,独自和秋语。

我比残鸦心更苦。一点归心,却在天涯树。

形式:

金缕曲.乙亥除日樊城度岁作

立马斜阳外。问儿时、旧经行处,雪泥安在。

犹记白云亲舍近,几度倚闾而待。

今日更车驱远迈。

十载光阴俄顷耳,只添些、闲水闲山债。

说往事,总堪爱。重来倦旅愁难耐。

况禁他天涯除夕,冷唫清话。

小店高城呼酒去,箫鼓春声一派。

独自与残镫相对。

莫向梅花频索笑,怕江南、梦醒都无赖。

明岁又,蹇驴背。

形式:

满江红(其一)渡黄河作

眼底黄河,已送尽、兴亡无数。

都付与、夕阳西下,乱涛东注。

客子梦随鸥鹭冷,英雄气挟鱼龙怒。

把闲愁万斛掷波心,奔流去。倚长剑,妖鲸怖。

吹短角,哀鸿顾。更高歌击楫,片帆飞渡。

划破江山南北走,浮来天地中央住。

问书生何处觅侯封,乘槎路。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