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一首(其五十二)

南山鳖鼻蛇,撺入新罗国。

吞却镇海珠,咬杀嘉州佛。

形式: 偈颂

翻译

南山的鳖和蛇钻进了新罗国。
它们吞下了海珠,还咬死了嘉州的佛像。

注释

南山:指代中国的南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山脉。
鳖鼻蛇:形容形状奇特的蛇,可能是传说中的生物。
新罗国:古代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
吞却:吞下。
镇海珠:象征着权力或珍贵的海洋明珠。
嘉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位于现在的四川。
佛:指代佛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了惠的作品,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奇特的画面。"南山鳖鼻蛇"形象地刻画出一条蜿蜒而来的巨大蛇,它的鼻子形状像山峰,暗示其庞大和神秘。它竟然能够穿越国界,"撺入新罗国",显示出一种超越常规的力量。

接下来的两句"吞却镇海珠,咬杀嘉州佛"更是夸张而富有戏剧性。"镇海珠"通常象征着珍贵的宝物或力量,蛇吞下它可能寓意着对权力的贪婪或挑战;"嘉州佛"则代表智慧和慈悲,蛇咬杀佛像是对世间权威的挑衅。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奇异的动物行为,表达了对世俗欲望和权威的质疑与挑战,体现了禅宗对超脱世俗束缚的追求。

收录诗词(193)

释了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七十一首(其四十九)

千峰沐雨,万树笼烟。磨盘呈旧面,水碓拜新年。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颂七十一首(其四十八)

扁舟划断晓江云,一曲高歌远送君。

惊起滩头野鸭子,海天飞去不成群。

形式: 偈颂 押[文]韵

偈颂七十一首(其四十七)

今朝九月九,渊明开醉口。

指点东篱菊,大骂西门柳。

诸人听得,只么饮气吞声。

山僧闻之,不免袖中出手。

形式: 偈颂

偈颂七十一首(其四十四)

满目荆榛,亘天烈焰。百匝千重,四方八面。

赵州拿得七斤衫,普化走入大悲院,蜡人眼光如掣电。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