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似生,合取口,三世诸佛不知有。
日午打三更,面南看北斗。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印的作品,名为《偈颂十五首》中的第十首。它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和追求。诗人提出,真正的修行者不应拘泥于世间概念,如“何似生”,即不如像生命本身那样自然,无需执着于身份或知识。"合取口"暗示了放下言语,直接体验真理的重要性。
"三世诸佛不知有",意味着超越了三世轮回的佛境界,达到了超脱生死的境地,这里的佛并非指具体的佛像,而是指觉悟的状态。接下来的"日午打三更,面南看北斗",描绘了一种奇特的修行方式,即使在白天也要保持警醒,如同深夜三更时分,面向南方凝视北斗星,寓意着内心的坚定与对正道的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禅意,强调修行者的内在修炼和对超越世俗理解的追求,体现了佛教中寂静观照、无我境界的思想。
不详
雨足敛烟云,山晴开锦绣。
良哉信心人,知有向上窍。
携家上崔嵬,法席为宏开。
五百阿罗汉,掷锡与浮杯。
赴供如云集,寿山增岌岌。
次男慧性开,念念皆迪吉。
径山不覆藏,言外要承当。
风云重际会,归去侍清光。
今年月,去年月,四海九州同皎洁。
去年人,今年人,鼻孔依前搭上唇。
只道年年人与月,一回相见一回新。
或修行,蔌供养,马师鼓起无风浪。
争如此夜十分圆,人在妙峰孤顶上。
便是犹陪句,如何已涉言。
须知言句外,声色不相干。
六月初一,烧空赤日。十字街头,雪深一尺。
扫除不暇,回避不及。
冻得东村廖胡子,半夜著鞋水上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