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亭有怀

津亭一望乡,淮海晚茫茫。

草没栖洲鹭,天连映浦樯。

往来通楚越,旦暮易渔商。

惆怅缄书毕,何人向洛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在津亭眺望故乡,淮海的傍晚一片苍茫。
草丛中鹭鸟归巢,天边与水中的船桅相接。
船只往来于楚越之间,昼夜变换渔民和商人更迭。
写完信后心中惆怅,又有谁能将这书信送到洛阳?

注释

津亭:渡口的亭子。
乡:故乡。
淮海:淮河与东海之间。
茫茫:广阔无垠。
栖洲鹭:在小岛上栖息的白鹭。
映浦樯:倒映在水中的船桅。
楚越:古代两个地区名,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渔商:捕鱼和做买卖的人。
惆怅:忧郁、伤感。
缄书:封好信件。
洛阳:古都,这里代指远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念和渺茫的情感,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深情。"津亭一望乡,淮海晚茫茫"中,“津亭”可能是指某个水边的亭子,而“一望乡”则表明诗人在此处能够望见自己的家乡,这种视线上的联系增添了一份乡愁。"草没栖洲鹭,天连映浦樯"写出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自然景象,栖洲和浦樯都是水边的地貌,草丛中藏匿着栖息的鸟儿,而天空与水面相接,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

"往来通楚越,旦暮易渔商"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个交通便利、商贸活跃的场景。楚和越都是古代的地名,这里意味着南北交通的畅通,而“旦暮”指的是日夜更迭,“渔商”则是从事渔业和商业的人们,表明了这个地方经济活动的频繁。

最后两句"惆怅缄书毕,何人向洛阳"中,“惆怅”形容一种心情复杂的情绪,而“缄书毕”则意味着写信已毕。诗人在写完信后,心中仍然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和不舍,这种情感驱使他询问,有谁能够将这封信带往洛阳。在这里,洛阳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归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将诗人的乡愁和对远方的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168)

耿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洪源
  •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相关古诗词

相和歌辞.陇西行

雪下阳关路,人稀陇戍头。

封狐犹未剪,边将岂无羞。

白草三冬色,黄云万里愁。

因思李都尉,毕竟不封侯。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秋夜会宿李永宅忆江南旧游

偶宿俱南客,相看喜尽归。

湖山话不极,岁月念空违。

子夜高梧冷,秋阴远漏微。

那无此良会,惜在谢家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秋夜思归

来时犹暑服,今已露漫漫。

多雨逢初霁,深秋生夜寒。

投人心似切,为客事皆难。

何处无留滞,谁能暂问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秋夜喜卢司直严少府访宿

寂寂闭层城,悠悠此夜情。

早凉过鬓发,秋思入柴荆。

严子多高趣,卢公有盛名。

还如杜陵下,暂拂蒋元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