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叠嶂连娟入翠微,乔松蔽日有孙枝。
江流不尽松声远,云栈行人力困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岷山之美的深切感受。
"叠嶂连娟入翠微"一句,设定了整个画面的高远与壮丽。"叠嶂"意味着层层叠叠的山峰,而"连娟"则形容山势之婀娜多姿,它们一起构成了一个迷人的景观,直入云霄之中。
接下来的"乔松蔽日有孙枝"更进一步描绘了这片山林中的细节。"乔松"指的是那些高大挺拔的松树,它们遮挡了阳光,只让斑驳的光线透过树梢,投射在地上。而"孙枝"则可能暗示着松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或许是指松树的枝叶密集,犹如家族中的众多后代。
第三句"江流不尽松声远"中,"江流"不仅描绘了水流的连续,也象征着时间的流转。"松声"则可能是指风过松林时发出的低吟,这种声音似乎与江水一样,不知疲倦地持续着,而其声响又远,增添了一份深远之感。
最后一句"云栈行人力困时",则将视线转移到了山中行走的人。"云栈"形容的是云雾缭绕的高处,或许是指人们在云雾中的行进。"行人力困"则表现出人们在这如画般美丽却又艰险的自然环境中行走时所面临的挑战与艰难。
整首诗通过对岷山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深邃,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种美好风光的深切感受和赞美之情。
不详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遐想吴门人姓梅,高踪千古共徘徊。
橘中傥有商山乐,不必胡僧问劫灰。
山晚江寒春雨疏,比来消息定何如。
竹舆行倦异乡县,赖得金楼引睡书。
君家鼻祖大范老,气压贺兰威凤鸣。
文采风流今未泯,耳孙胸次似冰清。
底处烟林飞伯劳,春生诗思剩摇毫。
归来准拟扶头醉,日射花梢三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