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即事

又见东风吹路尘,伤心红紫易因循。

杜鹃啼歇三更雨,燕子衔归一半春。

近水夕阳凭远树,东家飞絮落西邻。

小舟撑出前村去,忽听人声不见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又一次见到东风吹起路上的尘土,满眼的红花紫叶让人感叹时光匆匆。
杜鹃鸟的啼叫在三更雨后停止,燕子衔回了春天的一半。
夕阳映照着近水边的树木,东家的柳絮飘落在西邻的屋檐。
我乘着小船驶出前村,忽然听到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人影。

注释

东风:春风。
红紫:形容花朵色彩鲜艳。
因循:指时光流逝,不觉间已过去。
杜鹃:鸟名,叫声凄凉。
飞絮:柳絮随风飘扬。
人声不见人:形容声音空洞,不见人影。

鉴赏

这首宋诗《晚春即事》由柴随亨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时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又见东风吹路尘",以东风象征季节变换,暗示春光将逝,尘土飞扬,带有淡淡的离别感。"伤心红紫易因循",表达了诗人对春花烂漫转瞬即逝的惋惜,"易因循"三字流露出时光流逝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杜鹃啼歇三更雨,燕子衔归一半春",通过杜鹃鸟的叫声和夜半的细雨,进一步渲染了春夜的凄凉,而燕子衔泥的动作则象征着春天的消逝。"近水夕阳凭远树",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倚树远眺,水面映照着残阳,景色虽美,却也透露出一丝寂寥。

尾联"东家飞絮落西邻,小舟撑出前村去",写飞絮飘落,象征着春末的凋零,小舟离去的场景则寓示着诗人想要逃离或追寻什么。最后一句"忽听人声不见人",以人声的突然出现和消失,留下悬念,既写出环境的静寂,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春的景象,融入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收录诗词(28)

柴随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七(《宝祐四年登科录》)。曾知建昌军。宋亡,与兄望、弟元亨、元彪俱隐于榉林九磜之间,世称‘柴氏四隐’。著作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复贞等搜辑遗稿,编为《柴氏四隐集》。事见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一。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隐集》为底为本,编为一卷

  • 字:刚中
  • 号:瞻岵居士
  • 籍贯:江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一二二○~?

相关古诗词

越镇山楼

百尺阑干最上头,杯中旗影动奎娄。

海通蛮岛三千国,山镇东南数百州。

草木更含天子气,衣冠不洗晋人羞。

旧来越战吴争事,一曲渔歌起暮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白云庵

散策入禅扉,愁城酒解围。

泥黄肥客屦,云淡护僧衣。

心事溪相照,吟情雨带归。

未盟泉石隐,林鹤背人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忆昔

忆昔长安都会地,草木晴辉钟王气。

襟带江湖气象雄,自是天王兴复际。

春风楼阁五凤城,玉漏声催香雾盈。

户外昭容鹤禁开,殿前执政鹓班行。

柳绿桃红湖水曲,尽日欢娱犹不足。

画船箫鼓绕云深,彩仗旌旗吹月色。

谁知世道互翻覆,沧海倏变为桑田。

胡笳哀怨动朝市,麋鹿来游旧陌阡。

汉宫明妃空艳丽,苑外铜仙亦洒泪。

古来社稷有兴亡,岂识于今不平事。

禾黍离离迹可怜,伤心回首古苔边。

清明寒食谁家酹,痛哭深山闻杜鹃。

形式: 古风

和赵元鼎钱塘怀古韵

向来钱塘歌舞地,绣鞍玉勒鸣金辔,风络柳丝莺织翠。

春风一曲杜韦娘,梨花窈窕歌霓裳,落花缓步弓鞋香。

千金买笑正踟蹰,回首烟浪翻五湖,禾黍伤心周大夫。

韶声变作笳声长,逋梅苏柳何凄凉,夜半呼天热中肠。

但见燕麦摇春风,富贵荣华一梦中,无言咄咄谩书空。

吴越青山落照里,铜驼陌上栖荆杞,翻思往事徒血指。

花兮对人花转羞,人兮对花人转愁,花老无香人白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