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张鸣珂的《蕉阴秋梦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景象。首句“银河迢迢露华冷”以银河和寒露渲染出夜晚的清凉,暗示梦境的幽深。"残缸焰短漏声永"则通过残烛微光和悠长的滴漏声,烘托出夜的漫长与寂静。
接着,“单衾瑟缩枕红蕤,月白珧窗澹无影”,诗人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独眠的情景,单薄的被褥和红色的枕头映衬出内心的孤寂,窗外月色虽皎洁,却无影可见,更显凄清。
“绿天未晓宵沈沈,井梧叶落秋风深”进一步深化了秋意,夜晚漫长且深沉,井边梧桐叶落,秋风萧瑟,增添了梦境的凄凉氛围。“疏砧万户动遥响,梦魂遍绕蕉花阴”写远处的砧声打破宁静,梦中人的心绪随着这声音飘荡,蕉花阴下,更显梦境的迷离。
后半部分,“星稀雾暗悄难待,美人何处泪痕在”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美人的思念,以及无法相见的无奈与哀伤。"鸳鸯卅六隔圆波,环佩惺忪鬓丝改"运用鸳鸯和环佩的意象,象征着分离和时光的流逝。
最后,“何如选帐梅花根,云鬟泥笑倾瑶樽”设想了一个温馨的画面,如果能与爱人共度,那该是选择梅花香帐,共饮美酒,共享春韵。然而现实却是“双栖翠羽咽春韵,肠断罗浮挂月村”,只能在梦中与爱人相会,月挂罗浮,更添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梦境,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现实中难以实现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