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张鸣珂的《冷水岭》描绘了忙碌生活中的一段闲暇时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行的乐趣与宁静。首句“驰驱役尘劳,终朝因簿领”表达了对日常事务的疲惫,但诗人并未沉浸其中,而是计划着去山中寻求片刻解脱。“商略看山行,好梦蘧然醒”写出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期待,仿佛好梦初醒后的清新。
接下来,诗人笔触转向沿途景色:“出郭渡溪流,清旷远人境”,写出离开城市喧嚣,踏入山水之间的开阔与宁静。“天晴秋气肃,雨过山容靓”描绘了秋日晴空下的山景,雨后的清新使得山色更加动人。“空翠滴苍崖,浓染松杉影”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色以生命力,展现出翠绿的山崖和深沉的松杉之美。
“层层路盘曲,不觉上高岭”描述了山路的蜿蜒曲折,诗人沉浸在登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已登至高峰。“俯视犹深渊,石级颇修整”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以及精心修整的石阶,显示出山民的智慧和勤劳。
最后,诗人来到山脚人家,主人的热情款待和新茗的清香让他感到惊喜:“山麓有人家,延客荐新茗。点以岩桂花,色香味俱永。”这里的岩桂增添了茶香,让人心旷神怡。诗人感慨道:“多少在山泉,何如此间冷”,表达了对眼前清冷而纯净的山泉的喜爱,认为它超越了一切世俗的繁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冷水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