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

云作雨,不成归。箭离弦,无还期。昨日犬,前日狮。

一番花,一番泥。花有色,槛周之。人有容,镜照之。

镜方新,容已非。槛未敝,花先飞。短可续,用何物。

一曲歌,三杯醁。

我欲长生天下人,拔刀斩断金乌足。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浩歌》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其内容深邃,情感激昂,富有哲理与讽刺意味。

首句“云作雨,不成归”,以自然现象喻人生变化无常,云聚成雨,却无法回归原状,象征着世事难料,人生不易。接下来“箭离弦,无还期”,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命运的不可控性,箭一旦离弦,便无法回头。

“昨日犬,前日狮”一句,通过动物形象的对比,暗示了事物在短时间内可能发生的巨大变化,寓意人生的不确定性与多变性。紧接着“一番花,一番泥”,则以花开花落、泥土覆盖的自然景象,比喻世间万物的盛衰更替,生命短暂而易逝。

“花有色,槛周之;人有容,镜照之”描绘了花朵的美丽与人的容貌,强调了外在的美好与内在的映照,同时也隐含了对美的短暂和易逝的感慨。然而,“镜方新,容已非;槛未敝,花先飞”,则揭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美与事物都会发生变化,甚至消失,表达了对时光无情的无奈与哀叹。

最后,“短可续,用何物”提出疑问,暗示了对生命长度的思考,以及对如何延长或改变生命的探索。而“一曲歌,三杯醁”则通过饮酒唱歌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状态。“我欲长生天下人,拔刀斩断金乌足”则是诗人对永恒生命的渴望与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中不公与苦难的强烈抗议,体现了其浪漫主义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语言生动,情感饱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诸衲送至江干自嘲

油江渡,二十年中五番去。

餐云醉石几经春,毕竟驱上长安路。

油江上,柳如云,江若有知应移文。

隔溪老衲笑且话,塞耳喧呼如不闻。

形式: 乐府曲辞

戏作三星行送曹子野归楚时予亦将归里

石公先生,汝生以郑为宅,以水为度。

眠龙痴蛟鞭其尾而不飞,唯有蛰龙闻雷而起。

仰天潝潝如有诉,所乐者瘦壤清泉,所吟者溪风月露。

有窍无心何所郁以鸣,不过感时触机如风行于空而万窍自怒。

隐流缁客,目为山中之韶頀。

识者又以为偏枯冷,淡似于陵仲子之清,轩辕弥明之句。

石公抚几而笑曰:曹君汝岂敦煌之索,平原之辂。

长安冠带隘巷陌而相求,胡为乎逐西风而远去。

君既脂车,余亦戒路。

望江上之青峰,指湘皋之红树。

汉沔相踞,一衣带水,俟君于油口之渡。

左公城外绿刺天,便是巨擘高吟处。

形式: 乐府曲辞

过中山见诸名迹题清风店壁

中山酒可饮,塔可登。辋川翠竹风棱棱。

东坡瘦墨如健鹰。唐封古迹石崚嶒。

刺史爱民慈且能。高看青山夜抱冰。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蒸]韵

石公解嘲诗

信美此土兮,乐而忘死。彼国之人兮,爱贤好士。

彼国之王所与游者何人兮,华胥之君臣,西方之父子。

彼国无劫数等量兮,不知者以为自酉而开,至卯而止。

于是醉君闻石公名,乃召以为客卿。

形式: 乐府曲辞